[实用新型]一种胶管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3926.X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4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强;刘刚;王永福;徐立锋;曲承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橡六胶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7/00 | 分类号: | F16L57/00;F16L57/04;H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管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管保护套。
背景技术
目前,胶管保护套已广泛应用于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摊铺机、叉车、吊车、自卸车等工程车和注塑机设备。主要安装于液压胶管、电线、电缆等产品的外部。其功能是增强液压胶管、电线、电缆等内部产品的耐磨、抗静电和抗紫外线性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对液压胶管等内部产品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工程车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车体的发动机本身的震动及路况引起的车身震动会引起胶管连接松动,或者加速胶管老化破裂,从而出现泄漏,影响汽车正常运行,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
另外,在煤矿井下的一些设备中也会使用到胶管保护套,由于煤矿井下的胶管或者电缆在煤矿井下会经常的移动、和其它高阻材料发生碰撞及摩擦,都会产生静电和火花,对煤矿的安全造成威胁。虽说现在的抗静电的PVC 材料有很多,但都是模压制作抗静电管材的硬质材料,是无法反复弯曲和移动的,是无法用在需要经常被拖拽移动的胶管护套上,并且许多抗静电的PVC 材料都是在其表面喷涂抗静电材料以达到抗静电效果,但这种方式无法达到长久性抗静电,也是无法长期经受煤矿井下水的浸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胶管螺旋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管保护套,包括至少由尼龙、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材质组成的套体;所述套体的外壁呈外螺纹结构,其内壁呈内螺纹结构;所述套体中还设置有防暴夹层,所述防暴夹层为具有多孔结构的铝合金箔网。
进一步的,所述外螺纹结构的螺距为4-5mm,内螺纹结构的螺距为2-3mm。
进一步的,所述铝合金箔网内填充有环氧树脂颗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套体的外壁设置成外螺纹结构,套体的内壁设置成内螺纹结构,使得胶管保护套在使用时连接更加可靠。同时在套体中设置了具有多孔结构的铝合金箔网,大大缓冲了由于车身的震动给胶管带来的松动问题,从而避免了工程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泄漏等现象,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
同时,该胶管保护套还具有以下优点:
1、该保护套具有阻燃、防静电、耐酸碱等特性,适合一切矿井生产安全的需要,是煤矿安全生产理想的安全防护产品。
2、可防止因胶管质量而产生的高压泄露冲击,有效的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3、在高瓦斯矿井中使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因压力脉动而产生的胶管钢丝断开时的火花,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 4、在拐弯处及设备拐弯处,使用该护套管,保护电缆,可有效的防止因碰撞和棱角划伤电缆,减少电缆事故。 5、该保护套管阻燃效果高于国家标准,无明火时,最大单值为6.59S内做到无烟无火,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从而保证井下有良好的工作环境。 6、该保护套管用途广泛,不仅用于液压支架胶管保护套和煤矿井下移动电缆的防护,亦可用于其他管线易磨损部位的防护。
附图说明
图 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涉及一种胶管保护套,包括至少由尼龙、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材质组成的套体;所述套体的外壁呈外螺纹结构3,其内壁呈内螺纹结构1;所述套体中还设置有防暴夹层2,所述防震夹层2为具有多孔结构的铝合金箔网。将胶管保护套中套体的外壁设置成外螺纹结构3,套体的内壁设置成内螺纹结构1,能够使得胶管保护套在使用时连接更加可靠;同时在套体中设置了具有多孔结构的铝合金箔网,能够大大缓冲由于车身的震动给胶管带来的松动等问题。
同时,该胶管保护套能够减少煤矿井下的胶管输出高压液的脉动,有效的防止了因胶管及金属表面接触而产生的胶管损伤,从而提高胶管的适用寿命。经实践证明,使用该保护套管后,能够使得煤矿电缆的使用寿命可提高一倍以上。
其中,为了使得保护套在与胶管的连接过程中的可靠度进一步提高,可将外螺纹结构3的螺距设置为4-5mm,将内螺纹结构1的螺距设置为2-3mm。另外,为使得保护套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可在铝合金箔网内填充有环氧树脂颗粒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橡六胶管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橡六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39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