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及泡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3932.5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4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兴南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5/06;B01F5/00;B01F13/06;B01F13/10;B01F1/00;A61H3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11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浴 纳米 发生 装置 系统 | ||
1.一种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包括:用于提供可溶性气体的气体发生器,用于提供水的供水器,以及用于将所述可溶性气体与水进行溶解混合的混合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供水器分别导通至所述混合器内,所述可溶性气体和水在所述混合器内进行混合溶解后输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器至少包括一静态混合元件和一混合管路,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供水器导通在所述混合管路一端上,所述混合管路的另一端导通连接至所述静态混合元件上;
所述静态混合元件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混合腔体,所述混合腔体内填充有颗粒填充物和/或多孔结构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体为多个,多个所述混合腔体串联和/或并联组合,所述混合腔体的内径大于相邻所述混合腔体之间的连接口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混合腔体沿轴向截面为矩形、菱形或梭子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填充物的颗粒形状为圆珠形,颗粒平均直径为0.5毫米到10毫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还包括一动态混合元件,所述动态混合元件为一动态搅拌器,所述动态搅拌器包括有定子、转子和壳体,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导入所述可溶性气体和所述水的输入端,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输出气水混合物的输出端,所述输出端连接导通至所述混合管路上,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供水器依次通过所述壳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导通连接至所述混合管路一端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输出的可溶性气体为二氧化碳、氧气、氢气和/或臭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器包括:水源、加热器和水输送泵,通过供水管道依次导通连接所述水源、 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水输送泵,由所述水输送泵对外输出带一定压力状态和温度的水。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7所述的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可溶性气源和气体增压输送泵,所述可溶性气源通过供气管道连接气体增压输送泵,由气体增压输送泵对外输出带一定压力状态的可溶性气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增压输送泵为隔膜泵或柱塞泵。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增压输送泵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水输送压力大于气体输送压力时造成所述气体增压输送泵出现损坏的单向阀。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增压输送泵的输出端上还设置有气体流量计和减压阀。
12.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还包括用于分离装置中未溶解于水中的可溶性气体的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静态混合元件的气液混合输出端上,对未溶解在水中的气体进行分离抽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还包括用于消除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分离抽出的可溶性气体的尾气消除装置,所述尾气消除装置连接在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气体抽出端上。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气体抽出端直接连接至所述气体发生器上,进行可溶性气体的循环回收再利用。
15.一种泡浴系统,包括泡浴装置和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发生装置为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可溶性气体和水在所述气泡发生装置进行混合溶解后,输出压力状态下溶解气体后的水至所述泡浴装置中,所述压力状态下溶解气体后的水在被输送到泡浴 装置后释放为常压,溶解在水中的气体由于压力减低而形成纳米级的气体微小泡沫并缓慢释放,微泡破裂过程中可对待清洗表面进行打击,清除污物并可增加血液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兴南,未经王兴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39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机
- 下一篇:粘胶纤维生产废气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