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板孔洞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5098.3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4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杰;蒋焕召;蒋焕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通达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9 | 分类号: | G01N21/89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4501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板 孔洞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板孔洞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薄板类板材在生产过程中的孔洞检测多采用照相或摄像扫描两种方式,但这两种方式在生产现场除了设备对安装环境要求较高外,还必须避开外界可见光线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金属箔类板材表面光洁度较高,反光能力强,很容易使照相和摄像局部不清晰,影响测量结果。
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1644658B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钢板孔洞在线检测装置,其包括间隔分布于待测钢板上下两侧的紫外光源和光电倍增接收器,同时,在光电倍增接收器和钢板之间还设有滤光器,该滤光器只允许紫外光线顺利通过,不允许可见光和其他散射光线通过。检测时,由作为检测光源的紫外光源发出检测光线,照射在钢板上,当钢板出现孔洞时,作为检测光接收器的光电倍增器会感应到穿过孔洞的紫外光线,该信号被立即输送到计算机以确定孔洞在钢板上的位置。
但上述实施例中的检测光源和检测光接收器均直接固设在固定底架上,当检测装置面对不同类型、尺寸的薄板时,无法进行二次倾斜调整以使得检测光源和检测光接收器垂直正对待测薄板,从而会影响测量结果,影响检测装置的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板孔洞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好的检测光源和检测光接收器无法进行二次倾斜调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薄板孔洞检测装置的技术方案是:薄板孔洞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底架,固定底架上设有用于对沿待测薄板长度方向移动的待测薄板进行孔洞检测的检测光源和与检测光源配合使用的检测光接收器,所述的检测光源和检测光接收器均固设在转动调整架上以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架上,将待测薄板宽度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转动调整架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中心轴线转动装配在固定底架上,固定底架和转动调整架之间设有在转动调整架带着检测光源和检测光接收器转动调整到位时将倾斜调整架锁止固定的锁止结构。
所述的转动调整架通过设置在转动调整架和固定底架之间的转轴-插孔结构实现与所述固定底架的转动装配,转轴-插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动调整架和固定底架中其中一个上的转轴及设置在另一个上的插孔。
所述的锁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孔的孔壁上的螺纹孔及旋装在螺纹孔中的顶紧螺钉,顶紧螺钉具有用于在转动调整架带着检测光源和检测光接收器转动调整到位后顶压在所述转轴上以将转轴锁止固定的顶压端。
所述的检测光源固设在发射箱中,所述检测光接收器固设在接收箱中,发射箱和接收箱相对设置,且发射箱和接收箱的相向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检测光源、检测光接收器对应的供检测光线通过的通孔,所述的发射箱和接收箱均与所述转动调整架固定装配。
所述的发射箱和接收箱通过螺纹紧固结构与所述转动调整架固定装配,螺纹紧固结构包括固设在发射箱及接收箱上的箱体固定板及所述转动调整架上具有的螺纹联接段,箱体固定板上设有与螺纹联接段对应插配的穿孔,在螺纹联接段对应旋装有将箱体固定板与螺纹联接段紧固装配的紧固螺母。
所述的转动调整架包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联接杆,在联接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的螺纹连接段以分别与所述发射箱和接收箱的箱体固定板紧固装配。
所述的转动调整架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有两个,两转动调整架形成对所述发射箱和接收箱的两点支撑,两转动调整架的转动中心轴线同轴布置。
所述的固定底架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左、右支架,两支架上分别设有与对应侧转动调整架转动装配的联接件,转动调整架在转动调整到位时由所述锁止结构将其锁止固定在联接件上,所述两支架还分别包括用于对应两联接件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升降调整的升降调整机构。
所述的升降调整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丝杆,所述联接件滑动穿套在所述丝杆上,在丝杆上于所述联接件的上下两侧分别旋装有用于驱动调整联接件在丝杆上位置的上、下调整螺母。
所述的检测光源为红外光源或紫外光源或激光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通达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通达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5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