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大电流合成回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5977.6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6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汪本进;徐思恩;邱进;吴士普;王晓琪;余春雨;毛安澜;冯宇;杜砚;李璿;王玲;陈晓明;陈江波;许晶;何妍;周翠娟;朱丝丝;金逸;袁宇波;卜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电流 互感器 合成 回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电流合成回路,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大电流合成回路。
背景技术
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太大,如大容量发电机出口电流互感器的一次额定电流达到几十kA,因此在产品出厂检测、试验室检测和现场交接检测时均不能直接产生这样大的稳定一次额定电流。
目前,一般用一次导体均匀绕制等安匝的方法使单匝较小电流通过等安匝产生等效的一次大电流,即沿试品线圈圆周方向均匀绕制软导线的数匝线圈作为一次等安匝线圈。但用等安匝法的电流互感器误差检测过程中,其误差与一次电流直接法的结果存在偏差,甚至有时达到1%。分析发现用两种试验方法出现较大偏差的误差均是计量级和测量级的电流互感器,而保护级电流互感器鲜见有类似现象。究其原因发现,设计时计量级和测量级电流互感器的铁芯磁密取值比保护级要高,且铁芯截面积也小很多;实际运行时,一次母线置于电流互感器中心位置,一次电流产生的磁场在铁芯内部分布较均匀,误差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等安匝法误差检测时,虽然多匝一次导线在绕组圆周上均等分布,产生的磁场整体分段均匀,但每匝线圈平面附近的磁场最强,这就造成其对应的铁芯局部的磁密增高,甚至出现局部磁饱和,铁损增加,一次励磁电流加大,最终造成互感器误差也相应出现偏差。因此,需要适当增加电流互感器铁芯截面、减小磁密取值、增加屏蔽绕组和优化一次导线布置等改进措施来克服这种偏差缺陷。
采用Rogowski线圈和法拉第磁光效应两种传感原理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传感部件没有铁芯,没有磁饱和现象,闭合曲线上的局部强磁场对传感器输出没有直接影响。因此,基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特点,需要提供一种更加接近实际工况运行且能够与一次电流直接法等效的等安匝大电流合成回路。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现有技术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大电流合成回路, 所述回路包括交流回路单元和直流回路单元,所述回路包括两个通过引线铜排对称连接的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的框架内设置有10匝导体铜排;所述引线铜排包括四个铜排抽头,所述矩形框体上分别设置两个铜排抽头;
所述交流回路单元的输出端为一个矩形框体的任一铜排抽头和另一个矩形框体的任一铜排抽头;所述直流回路单元的输出端为另外两个所述铜排抽头。
优选的,所述导体铜排之间设置绝缘环氧板;一个矩形框体的导体铜排与另一个矩形框体的导体铜排交叉布置,使得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在所述导体铜排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两个所述矩形框体连接部分的导体铜排通过绝缘夹件固定;所述绝缘夹件包括绝缘环氧板、长螺杆和金属板;
优选的,所述绝缘环氧板设置在所述导体铜排之间,用于连接两个矩形框体之间不同匝的导体铜排,并将连接后的导体铜排之间绝缘;
优选的,所述长螺杆固定在所述导体铜排的通孔和所述绝缘环氧板的通孔之间,所述长螺杆外包围有绝缘管;所述金属板设置在矩形框体的框架外侧,用于夹紧所述导体铜排和所述绝缘环氧板;
优选的,所述矩形框体的导体铜排通过等间距设置的连接件进行固定;所述连接件包括绝缘环氧板、长螺杆和金属板;
优选的,所述绝缘环氧板设置在所述导体铜排之间,用于将所述交流回路单元的导体铜排与所述直流回路单元的导体铜排进行绝缘,并将所述交流回路单元的导体铜排短接,将所述直流回路单元的导体铜排短接;
优选的,所述长螺杆固定在所述导体铜排的通孔和所述绝缘环氧板的通孔之间,所述长螺杆外包围有绝缘管;所述金属板设置在矩形框体的框架外侧,用于夹紧所述导体铜排和所述绝缘环氧板;
优选的,所述矩形框体的框架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板;
优选的,所述引线铜排的铜排抽头包括绝缘环氧板、长螺杆和抽头;
所述绝缘环氧板设置在所述导体铜排之间,用于改变交流回路单元和直流回路单元的输出端的导体铜排匝数;
所述长螺杆固定在所述导体铜排的通孔和所述绝缘环氧板的通孔之间,所述长螺杆外包围有绝缘管;
所述抽头,用于与所述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连接。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异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采用等安匝方法和“8”字形回绕结构,左右各10匝,共20匝,让多匝一次导线在绕组圆周上均等分布,其产生的磁场整体上分段均匀,实现一次大电流可达2万安培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59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鞋、铣鞋或套铣筒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瞬态磁场微分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