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推盘式离合器锁紧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5999.2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9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郭治洪;张艳云;张宝民;任辉;刘小丽;别静;薛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60 | 分类号: | F16D13/6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晓红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盘式 离合器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钻(修)井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传动操作中的推盘式离合器锁紧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推盘离合器因挂合灵敏、更换部件简便、外形尺寸小等特点而在石油天然气钻(修)井设备上广泛采用。因生产厂家设计的推盘离合器存在着诸多缺陷,在钻(修)井施工作业中,绞车高、低速(主要设备)推盘离合器经常出现拖盘和离合器内齿圈连接螺栓,受拉力、剪切力和扭力的作用而松动、乱扣、剪断等重大问题,致使绞车(主要设备)失去传输动力,钻台游动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修复需要整体拆卸传动轴总成,给钻(修)井施工作业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的推盘离合器的锁紧定位方式,是通过连接螺栓传递力矩,存在连接螺栓弯曲、变形、剪断和离合器内齿圈乱扣、滑扣等现象,易出现严重的井下复杂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了钻井生产过程中易出现严重井下事故的推盘式离合器锁紧定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盘式离合器锁紧定位装置,包括拖盘、离合器内齿圈齿合片,依据推盘离合器内齿圈齿合片个数,在拖盘的360°圆周面上成对均布有定位锁块,每对定位锁块沿着圆周面的方向上形成带有丝扣的贯通孔,贯通孔的外侧一端形成有扩槽,锁紧弹簧通过螺栓压于定位锁块的扩槽中,离合器内齿圈齿合片能插入每对定位锁块之间,并留有间隙,通过拧紧每对螺栓,使螺栓的底端与离合器内齿圈齿合片接触而夹紧离合器内齿圈齿合片。
所述螺栓为内六方螺栓。
所述螺栓的底端为圆滑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拖盘和离合器内齿圈传递动力的联接方式,并将原受到的三种力(拉力、剪切力和扭力)转移到离合器锁紧定位装置上,消除了拖盘和离合器内齿圈连接螺栓断裂,解决了推盘离合器存在的设计缺陷问题,避免了钻(修)井生产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推盘式离合器锁紧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定位锁块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推盘式离合器锁紧定位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推盘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是相同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所以不再叙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不同点是推盘式离合器锁紧定位装置结构不同,下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推盘式离合器锁紧定位装置,包括拖盘4、离合器内齿圈齿合片6,依据推盘离合器内齿圈齿合片个数,在拖盘4的360°圆周面上成对均布有定位锁块1,每对定位锁块1沿着圆周面的方向上形成带有丝扣的贯通孔7,贯通孔7的外侧一端形成有扩槽5,锁紧弹簧3通过螺栓2压于定位锁块1的扩槽5中,离合器内齿圈齿合片6能插入每对定位锁块1之间,并留有间隙,通过拧紧每对螺栓2,使螺栓2的底端与离合器内齿圈齿合片6接触而夹紧离合器内齿圈齿合片6。
优选,所述螺栓2为内六方螺栓。所述螺栓2的底端为圆滑的顶面。
具体地说,所述拖盘上的定位锁块1依据内齿圈齿合片6的角度成对排列,与拖盘4加工成一整体,对螺纹清洁并涂抹润滑脂,将锁紧弹簧3安装于定位锁块1的扩槽中,均匀对称调节内六方螺栓2后,调整定位锁块1与内齿圈齿合片6的间隙值,再用六方扳手对角分三次上紧。
推盘式离合器锁紧定位器整体组装后,重新检查各部安装尺寸和紧锢情况,人工盘动推盘离合器,无卡、阻现象,试运转10分钟后放可正常使用。
根据推盘离合器的标准尺寸不同,可以改变拖盘尺寸,以满足不同推盘离合器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改变原推盘离合器的联接方式,不再通过连接螺栓传递力矩,由离合器锁紧定位装置实现传递力矩的作用,避免连接螺栓其弯曲、变形、剪断和离合器内齿圈乱扣、滑扣等现象,减少了钻(修)井生产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井下复杂事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相同领域内的有识之士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可以轻易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种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5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