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高性能滤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6038.3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1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强;谭四同;屈盛官;赵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9/15 | 分类号: | B01D29/1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燕玲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性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高性能滤芯。
背景技术
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液压系统油液污染度的控制也越来越重视。滤清器作为控制油液污染度的重要元件,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滤清器的核心部件是滤芯,滤清器的流量阻力和使用寿命直接由滤芯性能好坏决定。
滤芯损坏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膨胀:液压滤清器一般都规定了油流方向(即进油口和出油口),滤芯只能承受单一方向的压力,当滤清器进、出油口方向装反时,滤芯承受反向的压力,而其反向承压能力很低,容易使滤芯膨胀,甚至胀裂,失去过滤效果。同时,当滤清器出油口的压力过大时,液压系统中存在油液反冲现象,也会造成滤芯膨胀。
2、压扁:滤芯作为实际过滤污染物的元件,随着拦截污染物的增多,油液通过滤芯产生的压降增大,当压降大到一定程度时应及时更换或清洗滤芯,否则,滤芯承受的压降不断增加,会使滤芯被压扁。另外,如果系统存在瞬间的大流量冲击的现象,如液压缸的快速卸荷,造成瞬间流量过大,或系统低温下的冷启动,造成压降瞬间增大,都有可能使滤芯被压扁。
3、滤材的损坏:滤清器的作用是将液压系统中的微颗粒过滤掉,这些颗粒的来源主要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新油不洁;(2)液压系统中新生的污染物;(3)液压系统中残留的污染物;(4)环境污染。滤芯作为实际过滤污染物的元件,在使用过程中,沉积在滤纸上的微颗粒不断积累,堵塞滤孔,降低过滤效率;随着拦截污染物的增多,油液通过滤芯产生的压降增大,当滤纸的某部分被压破后,液体中的微颗粒将直接通过该处,降低滤清器的过滤精度,并随液压油在系统中的流动被带入到运动副的摩擦表面,加速零件的磨损,降低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另外,在现有的技术中,起着过滤作用的滤层为滤纸,但是滤纸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破碎受损,过滤精度和效率受到一定影响;起着支撑作用的中心管强度较低,液体的通透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高性能滤芯,既保证了滤清器的过滤精度,又较好的改善了滤清器过滤效率、延长使用寿命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强度高性能滤芯,包括上端盖、下端盖、中心管以及设置在中心管外围的滤筒,所述上端盖与下端盖分别设置在滤筒和中心管的上下两端,所述滤筒包括波浪形滤层和波浪形金属网;所述波浪形滤层内外两侧设有所述波浪形金属网。
所述滤层由玻璃纤维毡层、玻璃纤维滤纸层和无纺布层依次叠加而成;所述无纺布层靠近中心管。
所述中心管的管身为错位螺旋盘绕的窄钢带,所述上层窄钢带与下层窄钢带固结,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挤压孔。
所述挤压孔为空心柱状凸起;所述柱面上设置有孔,与柱状凸起底部相通,使得挤压孔为通孔。
所述挤压孔优选为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长方体四个侧面中有1个侧面或两个相对侧面与底部相通形成通孔,所述长方体顶部四个角为圆角。
所述高强度高性能滤芯,还包括上端盖配件以及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上端盖配件与上端盖之间,所述上端盖配件设置在所述中心管和滤筒的上端并与上端盖轻过度配合。
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并由含氟橡胶加工而成。
所述中心管和圆筒的上下端通过胶粘剂分别与所述上端盖配件、所述下端盖粘合;所述上端盖与所述上端盖配件通过胶粘剂粘合。
所述滤筒是将金属网和滤层平铺叠加后通过折纸机折叠成波浪形,再通过胶粘剂将波浪形金属网和滤层的首尾粘结而成。
所述滤芯的上端盖配件的翻边处圆角(r)与上端盖上翻边处圆角(R)较小,组合时两者的间隙较小,放入密封圈(O型密封圈)后更紧凑,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所述上端盖、上端盖配件、中心管、滤筒与下端盖同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60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