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双过滤装置的配料槽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6354.0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7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民;胡继中;姜立勇;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宏仁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4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装置 配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料槽,尤其涉及一种配料槽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覆铜箔层压板是将增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过热压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由于树脂是由溶剂、原树脂、促進剂、固化剂、填料等混合而成。因此在增强材料浸泡树脂之前,需要先对树脂进行配料处理,现有的混合方式是采用配料桶和搅拌装置配合的方式对树脂进行混合。经过配料箱的调料混合之后即可对增强材料进行浸泡处理。
采用这样的方式存在如下的问题:当树脂的反应性,和分散性不好的的时候会产生大分子顆粒。而这些大分子颗粒对后工序产品质量的影响十分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配料过程中产生的大分子颗粒对后工序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双过滤装置的配料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双过滤装置的配料槽,包括由料桶和搅拌装置组成的配料槽,所述料桶的出料口处依次连接有前、后过滤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前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桶和滤袋;所述过滤桶在靠近顶部的侧边上设有进料口,靠近底部的侧边上设有出料口,所述滤袋固定在过滤桶内部;所述后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桶和滤袋;所述过滤桶的顶部设有进料口,靠近过滤桶底部的侧边上设有出料口,所述滤袋固定在过滤桶内部;所述料桶的出料口与前过滤装置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前过滤装置的出料口与后过滤装置的进料口相连。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经过混料槽搅拌混合之后的混合液通过出料口排出之后首先经过前、后两级过滤装置的过滤后再流入到下道工序对增强材料进行浸泡。树脂混合液经过前、后过滤装置过滤之后,有效地避免了大分子颗粒及杂质对后工序产品质量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带双过滤装置的配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料桶,2、搅拌装置,3、前过滤装置,4、后过滤装置,31、过滤桶,32、滤袋,33、进料口,34、出料口,41、过滤桶,42、滤袋,43、进料口,44、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带双过滤装置的配料槽,包括由料桶1和搅拌装置2组成的配料槽,所述料桶1的出料口处依次连接有前、后过滤装置(3,4)。
所述前过滤装置3包括过滤桶31和滤袋32;所述过滤桶31在靠近顶部的侧边上设有进料口33,靠近底部的侧边上设有出料口34,所述滤袋32固定在过滤桶31内部。
所述后过滤装置4包括过滤桶41和滤袋42;所述过滤桶4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43,靠近过滤桶底部的侧边上设有出料口44,所述滤袋42固定在过滤桶41内部。
所述料桶1的出料口11与前过滤装置3的进料口33相连;所述前过滤装置3的出料口与后过滤装置4的进料口43相连。
工作原理:配料槽对树脂进行搅拌混合处理,混合之后的树脂通过出料口进入前过滤装置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大部分的大分子颗粒和杂质,经过第一级过滤之后的树脂从前过滤装置的出料口排出进入到后过滤装置进行第二次过滤,本次过滤将一级过滤遗漏的大分子颗粒和杂质再次过滤。过滤之后的树脂通过后过滤装置的出料口进入到下道工序,经过双重过滤之后,有效地杜绝了大分子颗粒对后工序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宏仁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宏仁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63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阻尼调节机构
- 下一篇:人类生命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