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孔探仪堵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7140.5 | 申请日: | 2014-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7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门玉宾;柴昕;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孔探仪堵头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燃气轮机及其试验件中孔探仪安装座和堵头部分。
背景技术
在现代燃气轮机及其试验装置中,为了方便观察和维修,通常需要在发动机的主要部件上设计孔探仪安装座和堵头。但是由于燃气轮机结构十分复杂,内、外机匣孔探仪测试孔不能一体加工,造成两孔之间不同心,装配时产生了多余的安装应力,影响燃气轮机试车安全;停车检查时又会产生经常无法拆卸的情况,这些都给发动机的使用和维护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专利在不改变燃气轮机流道件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安装方便且不易漏气和干涉的分体式孔探仪堵头装置。其优点在于:当内、外机匣安装座同心度有一定偏差时,不需要补加工内、外机匣安装座或者修磨孔探仪堵头,通过分体式孔探仪堵头自身的调节能力就能使内、外机匣无应力安装。并且此种孔探仪堵头具有防脱落功能,克服了一般分体式堵头的缺陷,同时兼具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
现有基本结构见图1,包括外机匣2和内机匣4,若没有安装堵头则气流沿着内机匣4和外机匣2流出。
本专利的技术方案改变原来的一体式设计方法,将堵头分体式设计,分为外部堵头1和内部堵头3,互相配合分别封堵外机匣2和内机匣4,外部堵头1具体参见图2。外部堵头前端为六角形堵盖,尾端为空腔圆柱体,圆柱体中间为外螺纹结构,尾端向内加工有4个相互垂直的矩形凸台,结构示意图见图3,凸台在安装时需要与内部堵头3进行配合连接。
内部堵头3结构见图4,尾端为带有螺纹的圆柱型实体,尾端头部为球型结构,安装时通过与内机匣4配合的螺纹将锥面压紧,保证密封性。前端为圆柱型实体,圆柱型实体直径小于外部堵头1空腔直径,但大于外部堵头1的四个矩形凸台形成的圆周直径,与尾端采用导圆过渡,保证强度。前端头部开有4个矩形凹槽,具体见图5,凹槽宽度尺寸L2大于外部堵头1的凸台宽度尺寸L1,四个凹槽所形成的圆周直径小于外部堵头1四个矩形凸台形成的圆周直径,保证外部堵头1可以顺利安装,此外,也防止内部堵头3松动后脱落掉入腔道中。
分体式安装结构见图6,其中外部堵头1的外螺纹到外部堵头1尾端的距离L4大于内部堵头前端到外机匣2堵盖外端的距离L3,保证外部堵头1的尾端可以将四个矩形凸台与内部堵头3前端的四个矩形凹槽对正后,再进行螺纹拧紧安装。
安装方法和顺序:首先封堵内部的内机匣4,采用工装将内部堵头3深入到内机匣4孔探仪座中,用螺栓安装的方式将内部堵头3拧入,即保证了密封又方便安装和定位,然后将外部堵头1再拧入外机匣2中,由于零件1与3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消除了由于2、4两孔不同心而产生的应力。
附图说明
图1涡轮机匣和燃烧室机匣结构和空气流动图
图2外部堵头结构图
图3A向图
图4内部堵头结构图
图5B向图
图6分体式孔探仪堵头安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专利改变原来的一体式设计方法,将堵头分体式设计,分为外部堵头1和内部堵头3,互相配合分别封堵外机匣2和内机匣4,外部堵头1具体参见图2。外部堵头前端为六角形堵盖,尾端为空腔圆柱体,圆柱体中间为外螺纹结构,尾端向内加工有4个相互垂直的矩形凸台,结构示意图见图3,凸台在安装时需要与内部堵头3进行配合连接。
内部堵头3结构见图4,尾端为带有螺纹的圆柱型实体,尾端头部为球型结构,安装时通过与内机匣4配合的螺纹将锥面压紧,保证密封性。前端为圆柱型实体,圆柱型实体直径小于外部堵头1空腔直径,但大于外部堵头1的四个矩形凸台形成的圆周直径,与尾端采用导圆过渡,保证强度。前端头部开有4个矩形凹槽,具体见图5,凹槽宽度尺寸L2大于外部堵头1的凸台宽度尺寸L1,四个凹槽所形成的圆周直径小于外部堵头1四个矩形凸台形成的圆周直径,保证外部堵头1可以顺利安装,此外,也防止内部堵头3松动后脱落掉入腔道中。
分体式安装结构见图6,其中外部堵头1的外螺纹到外部堵头1尾端的距离L4大于内部堵头前端到外机匣2堵盖外端的距离L3,保证外部堵头1的尾端可以将四个矩形凸台与内部堵头3前端的四个矩形凹槽对正后,再进行螺纹拧紧安装。
安装方法和顺序:首先封堵内部的内机匣4,采用工装将内部堵头3深入到内机匣4孔探仪座中,用螺栓安装的方式将内部堵头3拧入,即保证了密封又方便安装和定位,然后将外部堵头1再拧入外机匣2中,由于零件1与3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消除了由于2、4两孔不同心而产生的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71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