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元件及其导电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7301.0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7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戴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诚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件 及其 导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元件及其导电膜。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膜是一种既具有高的导电性,又具有很好的透光性的优良性能的导电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已经成功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触控面板、电磁波防护、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极透明表面发热器及柔性发光器件等领域中。
在触摸屏技术领域中,透明导电膜通常作为感应触摸等输入信号的感应元件。一般地,透明导电膜包括透明基底及设于透明基底上的导电层。目前,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s,ITO)是透明导电膜中导电层的主要材料。
然而,铟是一种昂贵的金属材料,因此以ITO作为导电层的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触摸屏的成本;此外,ITO导电层在图形化工艺中,需对镀好的整面ITO膜进行蚀刻,以形成ITO图案,不仅工艺复杂,而且在此工艺中,大量的ITO膜被蚀刻掉,造成了大量的贵金属浪费及污染。
目前逐渐兴起的另一类透明导电膜以导电网格作为其导电层,其中导电网格是由交叉的直线状导电丝线所形成的形状规则的网格,如正方形,菱形,六边形等。这种透明导电膜有效降低了触摸屏成本和贵金属浪费的问题,但是这种透明导电膜贴附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表面时会出现较为明显的Moiré条纹现象,从而影响用户的视觉效果。因为LCD的像素单元是形状规则的矩形单元,像素单元之间是形状规则且成周期性分布的黑色遮光矩阵(Black matrix,BM),因此透明导电膜的周期性不透光网格线条会与LCD的遮光矩阵形成周期性遮蔽,进而在宏观上表现为Moiré条纹现象。
而且透明导电膜用于触控面板中,通常包括上下两层导电层,分别为感应层(Rx层)和驱动层(Tx层)。上下两层导电层中的金属网格如果使用相同的规则网格,上下两层导电层的金属网格会产生对准误差,产生Moiré条纹现象。而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上,很难达到完全对准。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产生Moiré条纹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减弱Moiré条纹现象的触控元件及其导电膜。
一种导电膜,包括:
基底;
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底至少一表面上,所述导电层包括多条平行的导电丝线及连接各相邻导电丝线的搭接线,所述搭接线的两端点分别搭接相邻两条所述导电丝线上,且同一所述导电丝线同一侧的相邻两条所述搭接线位于所在导电丝线上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为变化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所述导电丝线同一侧上的相邻两条所述搭接线位于所在导电丝线上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在50μm~1000μm之间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两条所述导电丝线之间的间距相等,间距为预设值L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条搭接线均为线段,且相互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所述导电丝线同一侧上的相邻两条所述搭接线位于所在导电丝线上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在0.5La~1.5La之间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所述导电丝线同一侧上的相邻两条所述搭接线位于所在导电丝线上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L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搭接线与所述导电丝线之间的夹角为30°~90°或90°~1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与同一导电丝线搭接且位于该导电丝线两侧的搭接线的端点之间的距离大于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条搭接线均为曲线。
一种触控元件,包括如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电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另一导电膜,所述另一导电膜为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电膜,且该两导电膜中其中一导电膜中所述导电丝线的斜率大于另一导电膜中导电丝线的斜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另一导电膜,所述另一导电膜包括第二基底及设于该第二基底上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多条平行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导电丝线及与所述第二导电丝线相交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搭接线,所述第二导电丝线及第二搭接线不与所述导电膜中的导电丝及搭接线任意一者重合。
一种触控元件,包括:
至少一个基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7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