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免作业蒸汽吞吐采油工艺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7465.3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2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坚毅;孙忠国;石杰;郭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禾鑫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17/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蒸汽 吞吐 采油 工艺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免作业蒸汽吞吐采油工艺管柱,属于采油工艺管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田现有常规热采要等油井注汽停喷后,起出注汽管柱才能下泵转抽,作业量比较大,容易污染油层,缩短泵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常规热采要等油井注汽停喷后,起出注汽管柱才能下泵转抽,作业量比较大,容易污染油层,缩短泵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进而提供一种免作业蒸汽吞吐采油工艺管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免作业蒸汽吞吐采油工艺管柱,包括:抽油杆对接器、保护分隔器、套管、抽油杆、油管或隔热管、柱塞、凡尔、护筒、单向阀、配汽短节、油管短节、热采分隔器、配产两用阀一、分注分隔器、配产两用阀二和反循环阀,所述油管或隔热管设置在套管内的上部,油管或隔热管的上部和套管之间固定有保护分隔器,油管或隔热管的上部设置有抽油杆对接器,抽油杆对接器上连接有抽油杆,抽油杆的下端连接有柱塞,油管或隔热管的下端与护筒的上端相连接,油管或隔热管和护筒之间设有凡尔,护筒的下端与配汽短节的上端相连接,护筒和配汽短节之间设有单向阀,配汽短节的下端与油管短节的上端相连接,油管短节与套管之间固定有热采分隔器,油管短节的下端连接有反循环阀,在与油层一相对应位置的油管短节上设有配产两用阀一,在与油层二相对应位置的油管短节上设有配产两用阀二,在油层一和油层二之间位置的油管短节和套管之间固定有分注分隔器,所述油管或隔热管的下部管壁上开有注汽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蒸汽吞吐后直接从油井中抽汲井液,改变了常规热采要等油井注汽停喷后,起出注汽管柱才能下泵转抽的状况,减少了作业量,充分利用了有利采油期,防止了油层污染,达到增产节能的目的。二、具有防砂、沉砂、延长泵使用寿命的功能。三、检泵时起到泄油器作用,且比普通泵更安全可靠。四、可实现冲砂、注汽、转抽一次管柱完成,节省大量作业经费。单井注汽-转抽成功1轮次,可减少1次热采作业;若完成2轮注汽-转抽过程,可减少3次作业;完成3轮注汽-转抽过程,可减少5次作业。对比常规工艺,可提前3~7天转抽,从而增加产量。增油量为初期日产量乘以3~7;若按提前3天计算,初期日产一般较高,平均按20t/d计算,则每注汽-转抽成功1轮次可增产原油20×3=60吨;若完成2轮次注汽-转抽过程,可增产20×3×2=120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免作业蒸汽吞吐采油工艺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为下层注汽管,2为上层注汽管,20为人工井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免作业蒸汽吞吐采油工艺管柱,包括:抽油杆对接器3、保护分隔器4、套管5、抽油杆6、油管或隔热管7、柱塞8、凡尔10、护筒11、单向阀12、配汽短节13、油管短节14、热采分隔器15、配产两用阀一16、分注分隔器17、配产两用阀二18和反循环阀19,所述油管或隔热管7设置在套管5内的上部,油管或隔热管7的上部和套管5之间固定有保护分隔器4,油管或隔热管7的上部设置有抽油杆对接器3,抽油杆对接器3上连接有抽油杆6,抽油杆6的下端连接有柱塞8,油管或隔热管7的下端与护筒11的上端相连接,油管或隔热管7和护筒11之间设有凡尔10,护筒11的下端与配汽短节13的上端相连接,护筒11和配汽短节13之间设有单向阀12,配汽短节13的下端与油管短节14的上端相连接,油管短节14与套管5之间固定有热采分隔器15,油管短节14的下端连接有反循环阀19,在与油层一相对应位置的油管短节14上设有配产两用阀一16,在与油层二相对应位置的油管短节14上设有配产两用阀二18,在油层一和油层二之间位置的油管短节14和套管5之间固定有分注分隔器17,所述油管或隔热管7的下部管壁上开有注汽通孔9。
所述柱塞8的长度为6~9m。
所述柱塞8的冲程范围为3~6m。
所述抽油杆6的外径为Φ19~Φ22mm。
所述油管或隔热管7的外径为Φ73~Φ88.9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禾鑫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克拉玛依禾鑫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74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