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汛水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7600.4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1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悦;陈云鹤;陈徐均;江召兵;洪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天悦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吴茂杰;朱显国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汛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劳动强度低、封堵严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可重复利用的防汛水袋。
背景技术
洪灾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多地会发生洪灾,由此造成的损失往往十分惨重,为此我国每年都要进行防汛抢险。目前我国防汛抢险中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在防汛堤坝上快速构筑防汛子堤或在城市内涝中快速构筑挡水墙,以此来减少洪水对河流沿岸城市、村庄等的破坏。此项工作的工程量往往十分巨大。
防汛抢险中快速构筑防汛子堤的方法理论上有多种,如土质子堤、土袋子堤、装配式钢结构子堤、水囊子堤、水箱子堤等等,但实践中最可靠的、应用最多的是利用编织袋填装土石料而成的所谓“土袋子堤”。
尽管土袋子堤使用可靠,但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构筑子堤时常常需要大量的劳力肩扛背驮将土袋子送上堤坝,劳动强度十分巨大,作业效率低下,作业人员因此累倒的案例时有发生;二是需要现地大量取土,而当前各地土地资源十分金贵,很难就近取土,若长距离运土来装填土袋,则构筑子堤的速度往往不能满足防汛抢险要求;三是在汛期结束后一般需要拆除土袋子堤,而土袋子采用的编织袋在使用中容易破损,无法重复利用,大量的编织袋形成难以处理的白色污染。
为克服土袋子堤存在的问题,出现了水囊子堤,其采用多个体积巨大的橡胶囊构筑而成。由于单个橡胶囊体太大,一旦被水中尖锐杂物刺穿破坏就会导致一段子堤的失效,造成新的险情。为克服土袋子堤存在的问题,也有采用水袋子堤的,其由多个如图1所示的水袋构筑而成。每个水袋由水密性的底部与上部密合形成袋体,依靠其与堤坝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袋体之间的摩擦力来抵挡洪水的作用。由于这种水袋充水后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形状(如图2),使得充水水袋之间贴合不严,使子堤容易出现渗漏水。
总之,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使用劳动强度高、封堵严密性不高,使用不方便,可靠性低、不能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汛水袋,使用劳动强度低、封堵严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可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防汛水袋构成的连体水袋。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防汛水袋,包括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袋体,所述袋体包括一块方形底板、四块梯形侧板及带折痕防滑止水层,所述每个侧板下边与底板的一个侧边柔性密闭连接,所述防滑止水层与每个侧板上边及每个侧板端部密闭连接,所述防滑止水层的折痕位于相邻两块侧板的端部之间。
实现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连体水袋,由相邻两个防汛水袋之间通过底板侧边连接而成,每个防汛水袋,包括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袋体,所述袋体包括一块方形底板、四块梯形侧板及带折痕防滑止水层,所述每个侧板下边与底板的一个侧边柔性密闭连接,所述防滑止水层与每个侧板上边及每个侧板端部密闭连接,所述防滑止水层的折痕位于相邻两块侧板的端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劳动强度低:新型水袋单个体积较小、自重轻。利用该型水袋构筑防汛子堤,不需要大量的作业人员和大体力的劳动,只需要少量人员铺设水袋、对水袋充水和插拔充水水管,作业快速且十分轻松。
2、封堵严密:新型水袋的各个侧面采用了具有一定弹性的硬质薄板,充水后虽有微量变形但能基本保持设计的长方体形状,水袋间能保持较好的接触而不至于漏水。
3、使用方便:新型水袋利用“以水治水”的思想,使用该型水袋构筑防汛子堤,只需要将空的水袋体逐层按设计要求铺设在堤坝上,然后利用水泵对水袋充水直至充满。一层水袋充满水后,在其上再铺设一层水袋,然后重复上述作业,直至将子堤构筑达到设定的高度。
4、安全可靠:新型水袋一方面其底部及四周均采用了硬质薄板,具有较高的防刺穿能力;另一方面,单个该型水袋的体积较小,即使在使用中个别水袋遭受尖锐物刺破,可及时替换,不会造成水袋子堤的失效或新的险情发生,可靠性高。
5、可重复利用:新型水袋采用优质材料制成,在拆除子堤时只要将水袋的出水阀打开排出袋内水即可回收,晒干后储存,可重复利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防汛水袋外形图。
图2为图1的防汛水袋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汛水袋结构示意图(拆叠状态)。
图4为图3的A-A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汛水袋结构示意图(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天悦,未经陈天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76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糊精聚合物处理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辊环模双驱动节能压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