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气取样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7791.4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7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取样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采集检测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尾气取样探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于汽车排放尾气进行采集检测时,需要将尾气取样探头插入汽车排气管内采集气体。通常情况是检测人员手持着尾气取样探头按照平行与排气管管路的方向插入排气管尾部内部的一定位置,然后开始进行尾气取样采集工作,整个采集尾气的全过程完全是靠检测人员手持尾气取样探头完成的。所以说这种采集方式的检测结果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差,更重要的是对长此以往处在汽车排放的尾气的环境下的现场检测人员的体内产生相当大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状况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尾气取样探头,能够实现尾气取样探头与汽车排气管的快速连接与分离,以替代人工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尾气取样探头,包括取样管路1、弹力夹2、弹力夹绝缘手柄3、绝缘手柄4、取样软管接头5。
取样管路1为不锈钢管弯制成形相连的直线和弧线两段,其直线段端头设有探头嘴,且直线段与弧线段接头处下方设有凸台面。取样管路1的弧线段下弯接合连通于绝缘手柄4的上端盖。绝缘手柄4为设有上、下端盖的不锈钢空心筒,且筒的外壁包裹一层耐高温材料。绝缘手柄4的下端盖接合连通于取样软管接头5的一端口,取样软管接头5的另一端口连接于取样软管上。取样软管接头5为不锈钢材料。
弹力夹2位于取样管路1弧线段的弧形内侧,设置在的绝缘手柄4的上端盖上。弹力夹2为弹簧钢丝,呈“几”字状。弹力夹2的一条支脚接合连接在弹力夹绝缘手柄3的一端,弹力夹绝缘手柄3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弹力夹2的另一条支脚上弯接合连接在绝缘手柄4的上端盖上。弹力夹2的“几”字头在弹力的作用下抵在取样管路1下方的凸台面上。弹力夹绝缘手柄3、绝缘手柄4筒的外壁均为耐高温聚四氟乙烯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地夹在汽车排气管的管壁上;在尾气采集时,使得检测设备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不仅能够给尾气采集工作带来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避免了检测人员在尾气采集时吸入危害气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序号:1 取样管路、2 弹力夹、3 弹力夹绝缘手柄、4 绝缘手柄、5 取样软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尾气取样探头,包括取样管路1、弹力夹2、弹力夹绝缘手柄3、绝缘手柄4、取样软管接头5。
取样管路1为不锈钢管弯制成形相连的直线和弧线两段,其直线段端头设有探头嘴,且直线段与弧线段接头处下方设有凸台面。取样管路1的弧线段下弯接合连通于绝缘手柄4的上端盖。绝缘手柄4为设有上、下端盖的不锈钢空心筒,且筒的外壁包裹一层耐高温材料。绝缘手柄4的下端盖接合连通于取样软管接头5的一端口,取样软管接头5的另一端口连接于取样软管上。取样软管接头5为不锈钢材料。
弹力夹2位于取样管路1弧线段的弧形内侧,设置在的绝缘手柄4的上端盖上。弹力夹2为弹簧钢丝,呈“几”字状。弹力夹2的一条支脚接合连接在弹力夹绝缘手柄3的一端,弹力夹绝缘手柄3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弹力夹2的另一条支脚上弯接合连接在绝缘手柄4的上端盖上。弹力夹2的“几”字头在弹力的作用下抵在取样管路1下方的凸台面上。弹力夹绝缘手柄3、绝缘手柄4筒的外壁均为耐高温聚四氟乙烯材料,其作用是便于在采集后检测人员取下尾气取样探头时保持不烫手。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
尾气进行采集前:检测人员手持尾气取样探头的绝缘手柄4,按照平行与排气管管路的方向插入排气管尾部内部的一定位置,同时向后扳动弹力夹绝缘手柄3带动弹力夹2向下弯,使弹力夹2的“几”字头与取样管路1下方的凸台面之间形成一定的张开度,松开弹力夹绝缘手柄3使尾气取样探头夹紧汽车尾气管壁。
尾气进行采集时:检测时汽车排气管喷出高压尾气进入取样管路1的探头嘴内,高压尾气通过取样管路1进入绝缘手柄4的空心筒内,再由空心筒通过取样软管接头5进入取样软管最终高压尾气进入尾气检测设备。
尾气进行采集后松开弹力夹2,将尾气取样探头与汽车尾气管分离,尾气采集工作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77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矮丛蓝莓采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葵花采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