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地线自动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8103.6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8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唐杰;吴桢;胡优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42 | 分类号: | B65H75/4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线 自动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线自动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变电运维管理规定,变电运维人员在每次设备恢复送电操作后都需要将接地线整齐的缠绕在接地棒上,由于接地线均为有透明护套的多股软铜线组成,材质较硬,不易缠绕,且如需将接地线整齐缠绕在接地棒上,用力需均匀,否则将出现线与线之间缝隙不等的现象,影响美观。目前运维人员一般两人进行操作,两人缠绕一组接地线耗时大概在15分钟左右,平均每次设备恢复送电操作大概需要缠绕3组接地线,耗时45分钟,占平均操作时间(2小时)的37.5%。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地线自动绕线装置,它不但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工作的安全性,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缠绕接地线的安全性和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并且能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的接地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接地线自动绕线装置,它设有外壳和电机,所述的外壳为半开放式外壳,在半开放式外壳的底部设有车轮,在半开放式外壳的内腔内设有接地棒安装装置和绕线棒,所述的接地棒安装装置包括接地棒的定位筒和转动盘,接地棒的定位筒安装在外壳的顶部,转动盘位于外壳内腔的底部,转动盘中的转轴与电机的输出端为转动连接,若干接地棒竖直安装在定位筒与转动盘之间,每个接地棒的顶部插入定位筒内,每个接地棒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转动盘上,所述绕线棒竖直放置在外壳的内腔中,绕线棒的上端穿入外壳顶部的轴承内,绕线棒的下端与电机为传动连接,当电机通过转动盘带动接地棒转动同时电机带动绕线棒转动。
所述的开放式外壳设置为长方体外壳,开放式外壳两相邻的侧面设置为开口,开放式外壳的其余部分均设有挡板。所述的绕线棒与接地棒平行设置。所述的绕线棒上套有接地线的固定夹,接地线穿过固定夹上的引导孔后绕在绕线棒上,当绕线棒转动一圈,固定夹向上移动。所述的绕线棒为带螺纹的铁棒,铁棒上螺纹的间距与接地线的线径相对应。所述的半开放式外壳底部设有的车轮为万向轮。所述的定位筒设置为圆柱形,在定位筒内设有若干插槽,每根接地棒的顶部对应插入每个插槽内,在转动盘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设有若干安装槽,每根接地棒的底部插入每个安装槽内。
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外壳为半开放式外壳,在半开放式外壳的底部设有车轮,在半开放式外壳的内腔内设有接地棒安装装置和绕线棒,所述的接地棒安装装置包括接地棒的定位筒和转动盘,接地棒的定位筒安装在外壳的顶部,转动盘位于外壳内腔的底部,转动盘中的转轴与电机的输出端为转动连接,若干接地棒竖直安装在定位筒与转动盘之间,每个接地棒的顶部插入定位筒内,每个接地棒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转动盘上,所述绕线棒竖直放置在外壳的内腔中,绕线棒的一端与电机为传动连接,当电机通过转动盘带动接地棒转动同时电机带动绕线棒转动,接地线绕在带螺旋纹的绕线棒上,绕线棒和电机相连,螺旋纹的间距由接地线的粗细决定,确保电机每转一圈接地线在接地棒上也缠绕一圈,同时接地线固定夹在铁棒上往上移,这样在正常情况下缠绕一组接地线花费时间由原来的15分钟下降为2分钟, 解决运维人员缠绕接地线耗时较长的问题,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又增加了工作的安全性,而且够极大地提高缠绕接地线的安全性和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并且能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的接地线。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筒设置为圆柱形,在定位筒内设有若干插槽,每根接地棒的顶部对应插入每个插槽内,在转动盘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设有若干安装槽,每根接地棒的底部插入每个安装槽内,这样接地棒更换比较方便。本实用新型绕线棒的上端穿入外壳顶部的轴承内,绕线棒的下端与电机为传动连接,这样可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配备不同的螺旋纹铁棒,从而便可应用在所有电压等级的接地线上。本实用新型的半开放式外壳底部设有的车轮为万向轮,这样可以运输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地线自动绕线装置,它设有外壳1和电机2,所述的外壳1为半开放式外壳,所述的开放式外壳1设置为长方体外壳,开放式外壳两相邻的侧面设置为开口,开放式外壳的其余部分均设有挡板,在半开放式外壳的底部设有车轮3,半开放式外壳1底部设有的车轮3为万向轮,在半开放式外壳的内腔内设有接地棒安装装置和绕线棒4,所述的接地棒安装装置包括接地棒7的定位筒5和转动盘6,接地棒7的定位筒5安装在外壳1的顶部,转动盘6位于外壳1内腔的底部,转动盘6中的转轴与电机1的输出端为转动连接,若干接地棒7竖直安装在定位筒5与转动盘6之间,本实施例设有两个接地棒7竖直安装在定位筒5与转动盘6之间,每个接地棒7的顶部插入定位筒5内,每个接地棒7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转动盘6上,本实施例的定位筒5设置为圆柱形,在定位筒5内设有两个插槽,每根接地棒7的顶部对应插入每个插槽内,在转动盘6上设有安装座9,安装座9内设有两个安装槽,每根接地棒7的底部插入每个安装槽内,所述绕线棒4竖直放置在外壳1的内腔中,绕线棒4与接地棒7平行设置,绕线棒4的上端穿入外壳顶部的轴承内,绕线棒4的下端与电机2为传动连接,所述的绕线棒4上套有接地线的固定夹8,接地线穿过固定夹8上的引导孔后绕在绕线棒4上,所述的绕线棒4为带螺纹的铁棒,铁棒上螺纹的间距与接地线的线径相对应,当绕线棒4转动一圈,固定夹8向上移动,当电机2通过转动盘6带动接地棒7转动同时电机2带动绕线棒4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81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