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8117.8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4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钟彤;唐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灿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5/12 | 分类号: | B01D25/12;B01D25/3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滤机。
背景技术
压滤机是在环保技术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工业设备,通常对各种混合液进行分离,例如化学材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混合杂质的粘胶体,那么则需要将粘胶体进行过滤回收。现有的压滤机结构,由若干滤料板挤压于一起,相互靠紧,滤布设置在滤料板的两侧表面,滤料板与滤布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同样滤布与相邻的滤布之间也形成封闭的空间。混合液通入压滤机后从上往下流动,混合液在流动的过程中,逐渐充满相邻的滤布之间形成的空间,混合液自身产生的压力和一定的外在压力作用下,滤液透过滤布进入到滤布与滤料板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最后滤液汇集排出压滤机,而滤渣则留在滤布之间的空间内,并且一部分滤渣会附着于滤布上。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滤布之间的滤渣越积越多,导致滤布的过滤效果变差,过滤效率变低,此时需要松开滤料板才能对滤渣进行清理,费时费力费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滤机,无需松开滤料板即可对滤布之间累积的滤渣进行有效清理,避免滤渣影响滤布的过滤效果,以及可减少后期人工对滤渣的清理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滤机,包括压滤组件,压滤组件包括压滤框和滤料板,滤料板的两侧面均设置有滤布,压滤框、滤布和滤料板的上部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物料进入口,压滤框的上部还开设有与物料进入口相通的物料进入孔,压滤框、滤布和滤料板的下部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滤液排出口,滤料板的下部还开设有滤液排出口相通的滤液排出孔,所述压滤框、滤布和滤料板的下部还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滤渣抽出口,压滤框的下部还开设有与滤渣抽出口相通的滤渣抽出孔。
优选的,所述滤渣抽出口连接有抽吸泵。
优选的,还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机架的动力装置,机架的两侧设置有横梁,横梁的后端设置有止推板,横梁的前端设置有可移动的压紧板,压紧板与动力装置连接,压滤框和滤料板均设置于止推板和压紧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为油压缸,油压缸的活塞杆与压紧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为所述油压缸提供动力的油压站,油压缸通过油压管路与油压站连接。
其中,所述滤料板的数量为12~32块。
优选的,所述滤料板的数量为22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滤机,工作时,混合液从物料进入口进入顺着压滤框开设的物料进入孔进入到滤布与滤布之间的腔体内,混合液自身产生的压力和一定的外在压力作用下,滤液透过滤布进入到滤布与滤料板之间形成的腔体内,然后滤液从滤料板下部开设的滤液排出孔流进滤液排出口,统一排出收集再利用;而滤渣则汇集在滤布与滤布之间的腔体内,当滤渣较多时,启动抽吸装置工作,滤渣在抽吸压力作用下,顺着压滤框的滤渣抽出孔排出至滤渣抽出口,最后抽出压滤机外集中处理。本实用新型的压滤机能够在不拆开压滤框和滤料板的情况,通过抽吸装置将汇集于滤布与滤布之间的滤渣抽吸排出,及时有效地清理滤渣,确保滤布的正常过滤工作,同时,可减少后期人工对滤渣的清理工作,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滤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滤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滤框、滤布、滤料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混合物于压滤框、滤布、滤料板中流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压滤框 11—物料进入孔 12—滤渣抽出孔
20—滤料板 21—滤液排出孔 30—滤布
40—物料进入口 50—滤液排出口 60—滤渣抽出口
70—机架 71—横梁 72—止推板
73—压紧板 80—油压缸 81—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灿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灿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81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双控型电动自行车
- 下一篇:重型专用汽车全功率取力器控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