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水域水面漂浮式密集型光伏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8509.4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4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吴之春;王晓功;周振华;朱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朗阁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10/40 | 分类号: | H02S10/4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域 水面 漂浮 密集型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发电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在多种水域水面工作的漂浮式密集型光伏发电装置,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太阳能光伏发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由于需要的场地面积较大,常常会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而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十分有限。待污水处理完成后,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可与水产养殖相结合,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所占的水域,既能发电又能养殖,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使光伏效益、渔业效益和观光效益的三者综合收益均实现最大化成为可能,也有利于分布式发电系统在渔业项目上的规模应用。
目前渔光互补项目存在的不足主要有:
1、国内几乎所有渔光互补项目均采用预制水泥管桩的固定基础型式,施工前需排水和清淤,施工周期长、难度大;
2、水泥管桩成本及运输费用高;
3、运营受气候条件影响、如汛期水面过高将对光伏组件产生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多水域水面漂浮式密集型光伏发电装置,适用于多种水域的水面光伏发电,充分利用水域面积,能够有效平衡光伏发电效益、渔业、观光或其它效益,实现综合收益的最大化。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多水域水面漂浮式密集型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多个光伏发电单元,其特征是:多个光伏发电单元之间通过若干个浸塑连接杆连接成多排多列的矩形网状框架结构;光伏发电单元包括光伏组件、浸塑支撑支架、水面漂浮装置和光伏组件安装框架,水面漂浮装置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漂浮管件,若干个漂浮管件通过浸塑抱箍固定在若干个漂浮装置支架上,漂浮装置支架上固定浸塑支撑支架,浸塑支撑支架上端连接光伏组件安装框架,光伏组件安装框架内安装多个光伏组件,多个光伏组件沿光伏组件安装框架长度方向串联连接。
进一步的,浸塑连接杆为带有弧度的杆件。
进一步的,光伏组件为拾个。
进一步的,光伏组件采用晶硅光伏组件或非晶硅光伏组件。
进一步的,光伏组件安装框架与水平面呈α夹角,α夹角范围为:20°≤α≤40°。
进一步的,浸塑支撑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支撑底板,支撑底板固定在光伏组件安装框架底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共同固定在漂浮装置支架上,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端分别连接支撑底板上下端,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支撑底板互相连接形成梯形支撑结构。
进一步的,漂浮管件采用聚乙烯材料制作。
进一步的,漂浮管件为六个。
进一步的,光伏发电单元的四周设有若干个锚接链条,光伏发电单元通过锚接链条柔性连接水域堤沿。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部件均通过浸塑工艺外覆工程塑料以延缓、减少污水对部件的腐蚀。由于本实用新型无需固定在水底,因此不管在清水或污水的全水域水面均可使用。各个光伏发电单元通过浸塑连接杆连接成一体,浸塑连接杆的中间部分沉入水底,不影响正常的维护船只通行;同时,通过浸塑连接杆,各个光伏发电单元能够随水面上下起伏产生一定的相互运动。本实用新型最大程度地利用不同特性的水域,能够有效平衡光伏发电效益、渔业、观光或其它效益,实现综合收益的最大化;模块化制作,安装方便快捷;易于实现,适合在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光伏发电单元、2-光伏组件、3-浸塑支撑支架、3.1-第一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3-支撑底板、4-水面漂浮装置、5-浸塑连接杆、6-锚接链条、7-光伏组件框架、8-浸塑抱箍、9-漂浮装置支架、10-漂浮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多个光伏发电单元1,多个光伏发电单元1之间通过若干个浸塑连接杆5连接成多排多列的矩形网状框架结构。
所述浸塑连接杆5为带有弧度的杆件,浸塑连接杆5的中间部分沉入水底,不影响正常的船舶航行,而浸塑连接杆5的两端露出水面,将多个光伏发电单元1连接成一体。同时,通过浸塑连接杆5,各个光伏发电单元1能够随水面上下起伏产生一定的相互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朗阁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朗阁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85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开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伏-光热-热电与烘烤一体化太阳能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