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地机用回转阀同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8591.0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5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苗国华;冯克祥;孙香梅;赵旭光;刘洪超;贺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84 | 分类号: | E02F3/8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76023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地机 回转 同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平地机用回转阀同步机构。
背景技术
平地机工作装置回转根据驱动方式可分为回转马达与涡轮减速机驱动和回转油缸与回转阀驱动两种。回转马达与涡轮减速机驱动,其结构是回转马达通过蜗轮减速机降速增扭后通过齿轮啮合驱动工作装置回转,涡轮减速机输出轴齿数与回转齿圈啮合少,齿受应力大,易磨损;且由于回转马达本身特性,其启动扭矩很小,所以铲刀在重负载情况下回转不能启动,可靠性较低。回转油缸与回转阀驱动是通过两个相位相差90゜的回转油缸将驱动力通过回转臂传递给驱动齿轮,通过齿轮啮合驱动回转架运动,从而实现工作装置回转,同时回转架通过驱动回转阀齿轮同步运动带动回转阀内部阀芯运动,不断调整两回转油缸的油路使两回转油缸始终保持90゜相位运动。但工作装置开始回转时瞬时冲击力较大,容易导致回转阀齿轮的锁紧螺母松动从而导致回转失灵甚至回转阀齿轮脱落,而且弹性挡圈强度及刚度均较弱,频繁受到冲击时容易从挡圈槽中弹出或产生疲劳断裂从而导致驱动轴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回转阀齿轮及驱动轴脱落的平地机用回转阀同步机构。
所述的平地机用回转阀同步机构,包括传动轴,传动轴的顶部设有回转阀,传动轴的尾部通过中空螺栓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上设有回转阀齿轮,驱动轴的尾部设有油杯;回转阀齿轮通过锁紧盘紧固在驱动轴上,锁紧盘通过螺钉紧固到驱动轴的扁形槽内,锁紧盘与回转阀齿轮固定连接。
所述锁紧盘上设有长孔。
驱动轴顶部设有薄螺母和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锁紧盘使回转阀齿轮锁紧在驱动轴,锁紧盘中心的扁形槽使锁紧盘在驱动轴圆周方向无相对转动,可靠性高,解决了回转阀齿轮因回转冲击导致的松动脱落;
2、锁紧盘上的长孔可以调节锁紧盘与回转阀齿轮的相位关系,从而调整回转阀齿轮与回转架之间的齿轮啮合间隙;
3、驱动轴顶部通过两个薄螺母紧固来代替弹性挡圈,并通过驱动轴轴肩限位限制驱动轴的轴向蹿动,防止驱动轴脱落;垫圈防止薄螺母与中空螺栓之间直接摩擦,并调整两者之间的轴向间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
图3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回转阀;2、传动轴;3、薄螺母;4、垫圈;5、中空螺栓;6、回转阀齿轮;7、驱动轴;8、锁紧盘;9、螺钉;10、油杯;11、螺栓;12、长孔;13、联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平地机用回转阀同步机构,包括传动轴2,传动轴2的顶部设有回转阀1,驱动轴7上设有中空螺栓5和回转阀齿轮6,驱动轴7的尾部设有油杯10;其特征在于:回转阀齿轮6通过锁紧盘8紧固在驱动轴7上,锁紧盘8通过螺钉9紧固到驱动轴7的扁形槽内,锁紧盘8与回转阀齿轮6固定连接;驱动轴7顶部设有两个薄螺母3和垫圈4。
如图3所示,所述锁紧盘8上设有长孔12。
本实用新型作安装时,将驱动轴7穿入中空螺栓5,在中空螺栓5与薄螺母3之间加入垫圈4,将两个薄螺母3紧固到驱动轴7上,从而防止驱动轴7轴向脱落。将中空螺栓5固定到联接架13底部,从联接架13上部孔中穿入传动轴2使其与驱动轴7相连,并固定好回转阀1,用手旋动驱动轴7,调整回转阀1的阀芯到相应位置。将回转阀齿轮6穿入驱动轴7上,两片锁紧盘8用螺钉9固定到驱动轴7上,通过扁形槽使两者在圆周方向无相对转动,再调整回转阀齿轮6与回转架之间的齿轮啮合间隙后,将回转阀齿轮6通过螺栓11与锁紧盘8相连,如此可保证回转阀齿轮6与驱动轴7之间无相对转动,且此结构大大加强了锁紧效果,降低了回转阀齿轮6松动脱落的风险。油杯10装配到驱动轴7上,注入润滑油,减小中空螺栓5与驱动轴7之间的相对摩擦。
本实用新型实现回转架带动回转阀齿轮6及驱动轴7旋转,通过传动轴2带动回转阀1阀芯旋转,从而实现回转阀1阀芯与回转架同步回转并不断调整两回转油缸的油路使其始终保持90゜相位运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85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自动补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建筑桩基承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