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漆木雕刻镶嵌砚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8676.9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5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洪崇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崇岩 |
主分类号: | B43L27/00 | 分类号: | B43L27/00;B44C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雕 镶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化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砚台。
背景技术
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徐公砚、易水砚、松花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这些砚台均是采用一整块材料制作完成,在造型上大多为扁平的块状,其上的装饰图案几乎都是采用浮雕的方式进行雕刻。
木雕是人们喜爱、收藏的艺术品类之一,能够充分展现出其中蕴藏的由环保材质和工艺创造出的立体之美与手艺之巧,是装饰、装潢、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艺术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但是,目前还没有出现将砚台和木雕结合在一起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木雕和砚台进行结合的漆木雕刻镶嵌砚,以克服现有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漆木雕刻镶嵌砚,其特征在于:包括立体的木雕主体和研墨材料,所述木雕主体上雕刻出砚床,所述砚床底部刷有生漆使得底部封闭平整,所述研墨材料切割成与砚床形状适配的薄片嵌入所述砚床中,四周边缘通过生漆与砚床内壁密封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研墨材料切割成1-2cm的薄片。
所述研墨材料为砚石或者玉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木雕与砚台进行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兼具实用、艺术观赏、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明图。
图中:
100-木雕主体,101-砚床,200-研磨材料,300-生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漆木雕刻镶嵌砚,包括立体的木雕主体100和研墨材料200。其中,木雕主体100通常在底座上雕刻出砚床101,砚床101底部刷有生漆300使得底部封闭平整,研墨材料200切割成与砚床形状适配的1-2cm的薄片嵌入在砚床101中,四周边缘通过生漆300与砚床101内壁密封固定。研墨材料200采用四大名砚的砚石或者玉石。
下面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漆木雕刻镶嵌砚的制作过程:
1、木雕:用浮雕、镂雕、透雕、立雕等技法对木料进行雕刻。雕刻主体有山水风光、故事人物、亭台楼阁、动物花鸟等。在确定的位置(通常是底座位置)预先雕刻出用于镶嵌砚石的砚床。
2、石雕或玉雕:采用中国四大名砚的原石或者玉石切割成1-2cm的薄片,然后在照砚床的形状进行裁制并打磨具有光洁润泽的效果。
3、镶嵌:将裁制好的砚石和玉石,嵌入砚床中,嵌入前刷生漆进行打底封闭从而使得砚石与木雕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严丝合缝,并且还需要将砚石的四周边缘通过生漆与砚床内壁密封固定,最终使得砚与木雕合为一体,浑然天成。
4、刷漆:前三道工序完成后,将木雕整体打磨光滑,刮腻子、修整、打磨,刷漆多遍,加彩色漆或罩金等漆艺技法。
通过上述四种不同的中国传统技术进行加工,本实用新型的漆木雕刻镶嵌砚成为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成为文房四宝中的一个新的门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作出的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崇岩;,未经洪崇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86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鲜活苔藓装饰的造型器皿
- 下一篇:一种智能笔外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