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锌空气电池用锌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9848.4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2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徐献芝;王言琴;崔磷;葛浩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献芝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H01M4/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6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电池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锌空气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锌空气电池用锌电极。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锌空气电池的负极大多采用锌膏这种物质形态,锌膏呈流体状态,对于作为备用电池使用的电池负极,锌膏不易长时间储存,且机械更换不便,锌膏具有流动性,它要求在放入锌膏之前必须对电池进行封装,这就要求电池碳电极和电池槽框提前封装好,封装这两个部件只能靠胶粘的方式,胶粘不利于材料的回收循环使用,粘结后要求封装紧密不漏液,这对工人的工艺水平有很高要求,不利于工业化流水生产。流体状态的锌膏在电池结构中位置不稳定、易晃动。
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贮存期,出现的新的锌电极由碱性电池用活性锌粉与缓蚀剂、粘结剂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分散均匀后形成锌粉混合物经干压成型,真空干燥处理后获得“锌饼”,但是这样制成的“锌饼”易碎,且加入电解液后锌饼对电解液的吸收能力差,注入的电解液不能被及时吸收,继续加液电解液溢出,最终导致电池内部电解液加入量不足,反应过程中锌饼易结块,反应后期因电解液不足而反应不彻底,最后导致电池中的锌不能被完全反应,放电效率降低。反应过程中反应产物氧化锌不断堆积影响反应的继续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锌空气电池用锌电极,有助于实现电池整体一起封装的目的,无需提前封装某两个零部件,有助于电池结构的改进,锌饼不易结块,不易碎,有助于提高电池的放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锌空气电池用锌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丙烯酸钠溶液与锌颗粒混合制成的混合物构成的锌饼,锌饼内均匀设置有海绵颗粒。
所述的锌空气电池用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锌颗粒与海绵颗粒体积比可以是1:(0.5~10)。
所述的锌空气电池用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绵颗粒的粒度大小为1~10mm。
所述的锌空气电池用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绵颗粒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所述的锌空气电池用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锌饼中部还设有无碱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的编织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代替锌膏简化了电池机械式更换负极来完成充电的流程,且有助于电池结构的改进;
2、本实用新型在制作锌饼工艺上加入碎海绵,有助于锌饼对电解液的吸收,使得锌饼整体所占空间增大,对反应的生成物有一定的阻隔作用,有效减小了因生成物堆积对反应继续进行的影响,均匀分布的海绵内部存储电解液,给电池及时补充液体,使得电池始终处于湿润状态,锌饼不易结块,保证电池可以持续工作很长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锌空气电池用锌电极,包括聚丙烯酸钠溶液与锌颗粒1-1混合制成的混合物构成的锌饼1,锌饼1内均匀设置有海绵颗粒2。
锌颗粒1-1与海绵颗粒2体积比可以是1:(0.5~10)。
海绵颗粒2的粒度大小为1~10mm。
海绵颗粒2形状为圆形或方形,当然也能采用无规则形状的。
锌饼1中部还设有无碱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的编织网3增加柔韧性。
制作工艺如下:
将聚丙烯酸钠与蒸馏水以100:1混合,充分溶解;将体积一定的海棉碎成小颗粒;制作一个底部打有小孔、尺寸为240×55×6mm3的容器,小孔将多余水分沥出,干燥时间缩短;容器底部铺一层尺寸为252×67mm2的电池用隔膜纸;取120g锌粉,倒入碎海绵,再加入 50g上述配置的聚丙烯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倒入上述容器中、铺平、真空干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献芝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献芝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98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