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孔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0023.4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7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王业兴;曾天俊;万恒龙;陈清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恒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8 | 分类号: | G01B5/18;G01B1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1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深孔的深度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于深孔工件的,特别是盲孔深孔类的工件,对于深孔的深度,一般的检测方法是人工采用游标卡尺检测,但这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人工检测,全凭手感、经验,难以保证与工件在垂直状态下检测,造成检测准确度低;二、常规的游标卡尺(150mm/200mm)难以满足深度检测,若采用大规格的游标卡尺,即使量程满足要求,但其自身重量无疑增加了劳动强度;三、游标卡尺上的深度尺为细长形,完全拉出后,存在一定的变形量,影响检测结果。
对于部分精度要求高的工件,生产方会采用全检方式,若还采用游标卡尺,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检测的精确性,降低劳动强度的深孔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座、检测机构、动力机构和定位套,所述支撑座呈L形,包括底座和竖向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检测机构和动力机构均设于所述支撑杆上且所述动力机构位于所述检测机构的上方,所述定位套设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杆、限位环及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检测支架,所述检测杆呈圆柱形、设于所述检测支架上,所述限位环设于所述检测杆的顶端;
所述检测杆上设有深度检测槽和三条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呈燕尾状、以所述检测杆的轴线为中心均布;
所述检测支架与所述检测杆配合的面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一一对应的导向轨;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支架和气缸,所述动力支架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气缸设于所述动力支架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检测杆;
所述定位套内设有定位孔;
所述气缸、检测杆和定位套同轴线。
所述深度检测槽的宽度为0.5mm-1mm。
所述定位孔内设有弹性套。
所述定位孔呈锥状、且开口大端朝向所述检测杆。
所述底座上设有脱料孔,所述脱料孔的直径<待检工件的外径。
所述支撑杆面向所述检测杆的一侧设有光眼和蜂鸣器,所述深度检测槽内设有反射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只需将工件放入定位套内,检测杆在气缸作用下深入至待检工件的深孔内,通过待检工件的上端面与检测杆上的深度检测槽的位置关系来判断该待检工件的深孔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件的检测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支撑座,11是支撑杆,12是底座,121是脱料孔,2是检测机构,21是检测支架,211是导向轨,22是检测杆,221是导向槽,222是深度检测槽,23是限位环,3是动力机构,31是动力支架,32是气缸,4是定位套,41是定位孔,42是弹性套,5是光眼,6是反射器,7是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包括支撑座1、检测机构2、动力机构3和定位套4,所述支撑座1呈L形,包括底座12和竖向设置的支撑杆11,所述检测机构2和动力机构3均设于所述支撑杆11上且所述动力机构3位于所述检测机构2的上方,所述定位套4设于所述底座12上。
所述检测机构2包括检测杆22、限位环23及设于所述支撑杆11上的检测支架21,所述检测杆22呈圆柱形、设于所述检测支架21上,所述限位环23设于所述检测杆22的顶端,防止所述检测杆22超程时从所述检测支架21上脱落;
所述检测杆22上设有深度检测槽222和三条导向槽221,所述导向槽221呈燕尾状、以所述检测杆22的轴线为中心均布,所述深度检测槽222的宽度为0.5mm-1mm,为当所述检测杆22深入至待检工件的深孔内时,若工件的上端面的高度位于所述深度检测槽222的宽度内,则表明该待检工件的深度符合要求;
所述检测支架21与所述检测杆22配合的面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221一一对应的导向轨211。
所述动力机构3包括动力支架31和气缸32,所述动力支架31设于所述支撑杆11上,所述气缸32设于所述动力支架31上,所述气缸32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检测杆22,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杆22的上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恒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恒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00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