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话消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0098.2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1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菲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菲菲 |
主分类号: | H04M1/19 | 分类号: | H04M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苏雪雪 |
地址: | 26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话 消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话消音器,在不影响正常的电话功能的同时,消除通话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背景技术
任何电话在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两类声音,一是扬声器或者耳机发出的通话对方发出的声音,二是己方的说话声音;对于前者可以用耳机将此类声音降低并定向传送到电话使用者的耳中,周围的人无法听到此类声音,但是对于后者暂时还没有有效的措施降低对周围人群的影响。在图书馆、飞机航班等场合大声打电话,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不仅容易泄露隐私,也是非常无礼和缺乏公德的行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消除电话噪音、且不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的电话消音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话消音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一端的听筒,所述壳体内设有膨胀腔和消音腔,所述膨胀腔和消音腔之间的纵隔板上插装有连通管,所述消音腔的内腔中设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将消音腔分隔成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位于膨胀腔中、另一端位于第一消音腔中,在横隔板上插装有连通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的消音管,所述第二消音腔远离纵隔板的远端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上安装有引风机,所述膨胀腔的外壁凹陷成上端开口的外腔体,所述外腔体的底部设有拾音器和连通膨胀腔的贯穿孔。
所述消音腔为条状弧形结构,消音腔的内壁敷设吸音层;所述外腔体上端开口处的边缘设有环状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该电话消音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消除使用者说电话的噪音,降低对周围人群的影响,并不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话消音器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壳体1一端的听筒2,所述壳体1内设有膨胀腔3和消音腔,所述膨胀腔3和消音腔之间的纵隔板上插装有连通管5,所述消音腔的内腔中设有横隔板42,所述横隔板42将消音腔分隔成第一消音腔4和第二消音腔41,所述连通管5的一端位于膨胀腔3中、另一端位于第一消音腔4中,在横隔板42上插装有连通第一消音腔4和第二消音腔41的消音管43,所述第二消音腔41远离纵隔板的远端设有排气孔6,所述排气孔6上安装有引风机61,所述膨胀腔3的外壁凹陷成上端开口的外腔体7,所述外腔体7的底部设有拾音器8和连通膨胀腔3的贯穿孔。所述消音腔为条状弧形结构,符合人体面颊的弯曲弧度,方便使用。消音腔的内壁敷设吸音层9,可以更好地提高消音效果。所述外腔体7上端开口处的边缘设有环状密封圈10,贴合口唇使用时密封效果更好。
另外,为方便使用,在壳体1的外表面设有接线端子和用于佩戴到头上的头箍或者耳挂,所述接线端子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听筒2和拾音器8。
实际使用时,连通管5和消音管43可以设置多根。在壳体1上设置接线端子,通过接线端子将普通电话的耳机和麦克风信号分别连接到听筒2和拾音器8,通过头箍或者耳挂将消音器戴在头上,使外腔体7正对或者扣在嘴上、听筒2正对耳朵,电话使用者对着外腔体7说话的时候,拾音器8可以将声音转变为音频信号通过电话传递到对方,同时由于外腔体7的封闭作用,声波无法向外扩散,不会对周围的人造成影响。在外腔体7内的声波一部分被拾音器8吸收,另一部分通过底部的贯穿孔进入膨胀腔3,在膨胀腔3中扩张并降低速度以后再经过连通管5进入第一消音腔4,通过消音管43进入第二消音腔41,经消音以后变成极微弱的声波从排气孔6排出,这样可以有效吸收多余声波,避免拾音器8接收到杂波造成声音失真。安装在排气孔6上的引风机61可以引导空气流动和声波的传播,避免声音向四周扩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菲菲,未经李菲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00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急诊护理药物手推车
- 下一篇:具有调节功能的骨科护理组合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