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类工件高频淬火定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0114.8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2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冯军;陈世英;周磊;苏程;刘寒剑;张太洪;尹建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9/28;C21D1/4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4130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高频 淬火 定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用工装,特别是轴类工件在高频淬火时适用的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高频淬火的工件一般都大批量生产,每批次数量都能多达几百件甚至上千件。一直以来,对轴类工件进行高频连续淬火时,车间工人长期采用的操作方式是:在感应器内放入工件后,先大概调整工件处于感应器的中心位置,然后,在一边加热一边连续下降的过程中,由于感应器和放工件的底座难以精确的保证平行,工件在一边加热一边下降时,工件的位置就无法保证一直处于感应器中的最佳位置,造成工件加热深度不均匀,操作者必须通过肉眼观察工件各部位的加热温度,不断调整工件在感应器中的位置,避免加热不均。每一个工件都要从加热一开始就不断的调整位置,整个淬火过程都需要不断调整。这种完全靠人工控制调整位置的方式在大批量的工件淬火时,极易出现加热温度不均匀(圆柱的四周和零件的上下),经常出现过热、过烧或淬裂的质量问题,工件质量不能保证;工人操作时的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劳动强度很大;生产效率提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类工件高频淬火定位工 装,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轴类工件高频淬火定位工装,包括底座,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V型定位层,所述V型定位层的高度为5mm,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
其中,所述V型定位层的夹角范围为60°~120°。
其中,所述底座与所述V型定位层上共设有四个定位螺钉孔。
其中,所述工装所用材质为不锈钢。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实际操作时,将该定位工装平放于机床底座上,通过四颗可调螺钉将该定位工装调整至水平后固定,随之将感应器也调整至水平。然后将待加工的轴类工件放置于V型定位层的夹角处,调整工件位于感应器中心位置,由于V型定位层高度设置为5mm,并且高频淬火时轴类工件并不发生转动,因此可保证在整个加热淬火过程中工件始终处于感应器中的理想位置。V型定位层的夹角范围为60°~120°可调,足以满足直径为20mm~100mm的轴类工件定位。由于生产工艺原因,轴类工件在铸造完毕进行车削和切断时容易在底部(常见于中心位置)留下毛刺,从而影响轴类工件底部的水平摆放,因此定位工装底部预留有凹槽,如轴件底部有毛刺,则可以将毛刺对准凹槽安装,以保证底部定位时的稳定性。整个工装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避免了生锈问题,坚固实用。
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
①工件始终保持在感应器中的最佳位置,避免了工件出现不同部位加热温度不均的现象,从而杜绝了工件出现过热过烧或淬裂的质量问 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②每批次工件在加热淬火过程中只需对定位工装和感应器进行一次位置调整,不需要对每一个工件进行持续不断的调整,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③可以对直径20——100mm的圆柱或带有法兰的零件进行准确定位,适用于很多产品的感应淬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1-底座,2-V型定位层,3-定位螺钉孔,4-凹槽,5-机床底座,6-轴类工件,7-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白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将本定位工装水平放置于放置于机床底座5之上,通过底座1和V型定位层2上的定位螺钉孔3用可调螺钉进行固定,随之将感应器5也调整至水平。然后将待加工的轴类工件6放置于V型定位层2的夹角处,调整轴类工件6位于感应器5的中心位置,如轴类工件6底部有毛刺,则将毛刺对准底座1上的凹槽4。采取以上措施即可保证在整个加热淬火过程中工件6始终处于感应器5中的理想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0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夹持铝板的夹板
- 下一篇:一种钢渣处理循环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