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式电除尘器及包含该湿式电除尘器的电除尘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0258.3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2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寿冬金;王岳军;莫建松;孙华;刘学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16 | 分类号: | B03C3/16;B03C3/78;B01D53/78;B01D53/50;B01D53/96;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12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除尘器 包含 除尘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式电除尘器及包含该湿式电除尘器的电除尘脱硫装置,用于脱硫后,能去除烟气中的粉尘PM2.5和水汽的新型的湿式电除尘器,适用于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焚烧炉等的烟气除尘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以“雾霾”为主要形式的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发生,粉尘排放占总量70%以上的燃煤电厂成为众矢之的。虽然新颁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只是将燃煤电厂的粉尘排放浓度控制在20mg/Nm3,对天然气的排放要求提到了5mg/Nm3,但是部分地区地燃煤电厂也提出了按照天然气标准进行粉尘控制的要求。
目前普遍使用的除尘技术大多只能处理PM10以上粉尘,PM10以下,特别是PM2.5的去除效率急剧下降。此外,湿法脱硫虽在粉尘浓度较高时有一定的除尘效果(30%~50%),但大量已经投入湿法脱硫技术的电厂表示,当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较低时,湿法脱硫反而使粉尘排放浓度有所增大。因此,想要仅仅通过改造原除尘器设备来达到5mg/Nm3的排放标准,显然不现实。大气质量指标中的“PM2.5”是粒径等于和小于2.5μm的超细颗粒,可以被进一步吸入肺泡,进入心血系统,甚至诱发癌症,严重危害健康。这类微细固、液颗粒也是形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湿式电除尘器拥有捕集微细粉尘的功能,对微细、潮湿、黏性或高比电阻粉尘的捕集效果都很理想。湿式电除尘器不存在粉尘收集后的再飞扬,这是由于被捕集的粉尘和水之间有黏着力的结果。由于湿式电除尘器能提供几倍于干式电除尘器的电晕功率,这就大大提高了对PM2.5的捕集效率,湿式电除尘器通过对流冷却降低烟气温度、促进冷凝,也能对酸雾进行捕集。
湿式静电除尘器通常包括如下过程:1)对电离极(阴极)充电,离解周围气体,产生电晕;2)气流中的颗粒物被带电,在电场作用下,移向接地的集尘极(正极);3)颗粒物在集尘极收集积累;4)用水冲洗集尘极,清除收集的颗粒物。
然而,传统的湿式静电除尘器存在如下不足:1)气流在各个电极间的分布不均匀,甚至有“死角”,降低了捕尘效率。2)传统的板状电极,线状电极,杆状电极的电晕强度不够高,必须靠提高电压来获得高捕尘率和防止灭弧影响,得高捕尘率和防止灭弧影响。3)传统的圆形电极管有难以准确保持同心的问题,使电场不均匀,易造成频繁电火花,影响整体捕尘效果。4)净化气与冲洗废水在相同方向从同一出口排出,易造成净化气携带脏废水,严重降低了净化效率。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湿式电除尘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湿式静电除尘设备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式电除尘器及包含该湿式电除尘器的电除尘脱硫装置。
一种湿式电除尘器,包括:
阳极板,该阳极板为若干沿竖直向延伸且相互并行设置的折弯板;
阴极线,设置为若干根,且悬挂于相邻两折弯板之间,与所述折弯板以相同趋势弯折,每根阴极线上间隔固定若干个芒刺;
两个阴极线悬挂框架,分别位于所述阳极板的上方和下方,用于固定阴极线的顶端和底端;
绝缘子室,用于固定所述两个阴极线悬挂框架的端头;
清洗水管,安装于所述阳极板的上方。
所述折弯板的折弯形式可采用规则折弯、不规则折弯等多种折弯形式。作为优选,所述折弯板的长度为2~8m,两折痕之间的距离为300mm~800mm,折弯处的角度为140°~170°。
进一步优选,相邻两折弯板之间的间距为280mm~400mm。
本实用新型的折板电除尘器,烟气在折板间流动增加了板间的气流的紊乱程度,在电场的作用下,粉尘小液滴SO3气溶胶重金属等更容易被吸附到阳极板上,被阳极板上的水膜冲走,可实现汞、重金属和PM2.5超细颗粒等多种污染物的联合脱除。
同时折板电除尘器,加大了阳极板的强度,使阳极板安装的更加稳定,减少了电火花产生的几率;在相同体积的湿式电除尘器的情况下,折板湿式电除尘器有更大的比值面积,在较低的放电电压下就能达到较高的除尘效果,节省了能源,降低脱硫塔的高度。
通过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折弯板在上述优选参数的组合下,折弯板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更进一步优选,所述折弯板的长度为8m,两折痕之间的距离为300mm,折弯处的角度为140°;相邻两折弯板之间的间距为280mm。(对应实施例1,实施例1的结果相对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0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