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化装配方形锂离子电池隔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0787.3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9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珍珍;李春雷;唐世弟;汪冬;林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H01M2/16;H01M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9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装配 方形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化装配的方形锂离子电池隔圈。
背景技术
在方形锂离子电池装配过程中,需将隔圈装配在电芯的顶部,其主要作用是将卷芯与电池盖板进行隔离,防止盖板与卷芯直接接触,造成电池内部短路,引起安全事故。
方形锂离子电池隔圈的装配,一般需将极耳穿过隔圈一端的通孔,然后用高温胶纸将隔圈与电芯顶部固定。现有技术中,方形锂离子电池隔圈的装配一般是通过人工进行。因人工装配必然存在操作手法和工作效率的差异,从而导致产品的一致性,合格率以及生产效率难以有效提升。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自动化生产可以很好的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合格率,提升生产效率。因此,在方形锂离子电池中实现装配自动化生产,对于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
现有隔圈设计中,因隔圈材质较软,隔圈结构并非为自动化生产特殊设计,使其难以适应自动化装配设备,使用中经常出现异常停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化装配的方形锂离子电池隔圈,兼顾隔圈本身隔离盖板和卷芯的功能,可同时适合自动化设备生产和人工生产,大大提升隔圈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自动化装配的方形锂离子电池隔圈,包括位于隔圈一端的极耳通槽,位于极耳通槽两边的护翼,位于隔圈中间部分的绑胶纸平台,位于隔圈另一端的尾部凸台。
所述隔圈材质为玻璃纤维改性聚丙烯。
所述护翼高度为1.2-1.4mm。
所述绑胶纸平台较护翼高度低0-0.2mm。
所述尾部凸台与护翼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圈材质采用玻璃纤维改性聚丙烯,其硬度较现有隔圈大,可避免自动化操作机械手夹取隔圈时造成隔圈变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圈,其护翼高度在1.2mm-1.4mm,可对极耳形成有效防护,避免极耳与壳体接触造成短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圈,其绑胶纸平台较护翼高度低0-0.2mm,可防止绑胶纸后电芯超高,造成卡盖板后隔圈压迫卷芯导致的短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圈,其尾部有凸台,且高度与护翼相同,该凸台可有效防止自动化装配传送带运送隔圈时,两个或多个隔圈重叠,造成对后续操作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在图中,1为极耳通槽,2为护翼,3为绑胶纸平台,4为尾部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隔圈采用玻璃纤维改性聚丙烯绝缘材料注塑而成。隔圈的一端开有一个用于穿过极耳的极耳通槽1,极耳通槽1的两侧有护翼2,护翼2的高度为1.4mm,隔圈中间与护翼2和极耳通槽1相连接的是绑胶纸平台3,其高度为1.2mm,隔圈另一端有一个尾部凸台4,该凸台高度为1.4mm。该隔圈外形、形状、大小与电池壳体内腔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07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螃蟹养殖笼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养殖池顽固污渍清扫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