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度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0977.5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3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苏克晓;郭国民;李旭华;安国胜;东长玉;蔡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测井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8 | 分类号: | G01K1/08;G01K1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探头,属油气勘探测井井内流体温度的测量的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
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中,油层温度和井内流体温度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参数。油井内流体和岩石的温度在一定情况下保持稳定,利用测量得到井温及其变化数据,可以推断井下与温度变化有关的情况和问题,从而研究解决诸多生产问题。温度测井资料可以用于确定油层温度、了解井内流体的状态、划分注入剖面、确定产气及产液口的位置、检查管柱泄露、确定水泥串槽的部位、评价酸化压裂的增产措施效果等多个方面。
现有的温度探头由仪器外壳、温度测量传感器和传感器壳体组成,传感器壳体与仪器外壳通过螺纹连接,采用密封圈隔绝仪器的内部电路和井内的液体。由于测井时仪器处于运动状态,且温度传感器壳体与仪器外壁都是金属,导致温度传感器与仪器外壁之间的导热传递快,由于仪器外壳和温度传感器相比其体积相差悬殊,当两者同时进入井内液体时,随液体的温度由低升高,仪器外壳的温度升温慢,传感器的一部分热量就很容易传导到金属外壳上,造成传感器的温度下降,反之若仪器从高温进入低温时,仪器外壳的温度降温慢,仪器外壳将一部分热能传导到传感器上,从而引起传感器的温度偏高。这种方法测量记录的温度数据有明显反应滞后问题,温度数据的实时性较低,从而引起温度测量数据及对应深度位置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由于上述温度传感器安装结构引起的温度测量数据滞后问题,提供一种在安装时避免温度传感器直接与温度仪器金属外壳直接接触,能有效的降低由此引起的温度测量数据滞后的温度探头,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由仪器外壳、温度测量传感器、传感器壳体组成。仪器外壳为空心结构,其内壁上设有内台肩,传感器壳体插接在仪器外壳的内壁上的内台肩的中心通孔内,传感器外壳的底座的一端与仪器外壳的内台肩之间装有隔热垫,传感器外壳的另一端与仪器外壳的内台肩之间通过压帽依次安装有隔热垫、压垫,传感器壳体的中部段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安装有耐温密封圈和支撑环。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的温度探头安装结构,采用将温度探头与金属仪器外壳隔离为非直接接触的方式,降低了仪器外壳的加工难度和仪器外壁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提高温度探头的响应时间,满足了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温度测井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由图1可知, 本实用新型由仪器外壳1、温度测量传感器10、传感器壳体6组成。仪器外壳1为空心结构,其内壁上设有内台肩,传感器壳体6插接在仪器外壳1的内壁上的内台肩的中心通孔内,传感器外壳6的底座3的一端与仪器外壳1的内台肩之间装有隔热垫4,传感器外壳6的另一端与仪器外壳1 的内台肩之间通过压帽9依次安装有隔热垫7、压垫8。
所述的位于仪器外壳1的内台肩中心通孔内的传感器壳体6的中部段12的外径小于仪器外壳1内台肩的中心通孔的内径,并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安装有耐温密封圈5。
所述的位于仪器外壳1内台肩中心通孔内的传感器壳体6的中部段12的环形凹槽内安装有支撑环11,支撑环11的外径大于传感器壳体6的中部段12的外径,可保证传感器壳体6的中部段12在仪器外壳1的内台肩的中心通孔内居中,避免仪器外壳1与传感器壳体6的中部段12相接触,防止热传导。
在进行井下温度测井时,将本实用新型下入井内,因仪器外壳1与传感器壳体6处于非直接接触状态,降低它们之间的热传导,保证温度测量传感器10测量的井内液体温度及时、准确,为油井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测井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测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0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Modbus RTU总线的多点平均温度计
- 下一篇:一种卡扣式红外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