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管锚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0990.0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冯波;王隆慧;李英;常建强;杨文强;龚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23/01 | 分类号: | E21B23/01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管 锚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管锚定器,属于油气田采油采气井下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力锚是一种油田井下压裂、酸化等高压作业固定管柱常用的井下工具,其工作原理是水力锚与作业管柱连接,下部设有油套封隔工具,油管内注入高压液体,设置在水力锚上的锚爪在压力的作用下向外移动与套管锚定,起到固定作业管柱的作用。目前在用的水力锚主要由锚体、锚爪、压板构成,水力锚本体上设有锚爪、锚爪孔,锚爪安装在锚爪孔中,锚爪在锚体上的排列形式都为纵向直线排列,径向环周分成多个方向。锚爪的设计结构为等径圆柱状,外端面为齿状圆弧,并设有用于安装压板的导向槽。压板利用螺栓固定在锚体上,在锚爪与压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用于泄压后压迫锚爪回位。ZL201220076942.4介绍的“水力锚”就是其中使用的一种水力锚,其特征是在主体上布12个锚爪孔,呈六列四排分布在所述锚体上,由于锚爪孔的深度和压板厚度等结构限制,锚爪伸缩量有限,导致水力锚本体外径与适用套管内径间隙较小,一般直径间隙5mm到15mm之间,在套变井内不易下入,或按套变最小直径下入,因锚爪伸缩量有限,导致锚爪不能牢固卡在套管壁上,致使作业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锚爪伸缩量有限,适用范围小的缺陷,提供一种油管锚定器。
本实用新型由上接头、卡瓦、驱动装置和下接头组成,上接头为空心管,上端为油管扣,外管壁上设有外台肩,其下部管壁上开有出液孔;卡瓦为瓣形结构,通过卡瓦销轴将其固定在上接头外台肩下部的外管壁上,卡瓦下部为锥形结构,外壁为齿状;驱动装置为一组活塞,螺纹安装在下接头上,活塞上部套装有一锥体,锥体上部锥度与卡瓦下部锥形的锥度相同。
所述的上接头沿径向均匀分布有两个、三个或四个卡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卡瓦在锥体的作用下可最大限度径向扩张大,增大工作状态下的有效外径,可适用套管尺寸范围大,使得锚定器的可靠性、持久性及耐压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由附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由上接头1、卡瓦3、驱动装置和下接头12组成,上接头1为空心管,上端为油管扣,外管壁上设有外台肩,其下部管壁上开有出液孔1a;卡瓦3为瓣形结构,通过卡瓦销轴2将其固定在上接头1外台肩下部的外管壁上,卡瓦3下部为锥形结构,外壁为齿状;驱动装置为一组活塞,螺纹安装在下接头12上,活塞上部套装有一锥体4,锥体4上部锥度与卡瓦3下部锥形的锥度相同。
所述的上接头1沿径向均匀分布有两个、三个或四个卡瓦3。
所述驱动装置为一组活塞,由活塞管7、弹簧8、上活塞9、下活塞10组成,活塞管7为空心管,通过螺纹安装在上接头1与下接头12之间,其上端部设有外台肩,其下部管壁上开有出液孔7a;上活塞9上部设有内、外台肩,其下部管壁上开有出液孔9a,上活塞9的内台肩搭接在活塞管7的上端面上,其外台肩上内套装有锥体4,上活塞9下端通过螺纹与下活塞10连接;弹簧8安装在活塞管7外台肩、上活塞9和下活塞10之间的腔体中;下活塞10上端设有内台肩,套装在活塞管7外壁和下接头12的上端面上,通过剪钉11固定在下接头12的外管壁上。
所述的上活塞9与出液孔1a的上部安装有密封圈5,活塞管7与上活塞9内管壁的接触面上安装有密封圈5,下活塞10与出液孔7a上部安装有密封圈5,下接头12与下活塞10的接触面上安装有密封圈5。
施工时,将本实用新型与生产管柱连接,上接头1上部连接油管,下接头12下部连接油管或相关工具,管柱下到预定位置后,从油管内打压,在泵压作用下剪断剪钉11,液体经上接头1的出液孔1a和活塞管7的出液孔7a推动上活塞9和下活塞10上行,继续加压,压缩弹簧8,推动锥体4上行,使得卡瓦3径向扩张,直至牢牢卡在套管内壁上;需取出工具时,停止打压,在弹簧8弹性力的作用下,下活塞10、上活塞9和锥体4下行,卡瓦3在重力作用下收缩,不再锚定套管,即可取出生产管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09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WIFI直连技术的防走失报警方法及报警系统
- 下一篇:电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