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集成线控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2047.3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0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刘长运;张致兴;吴文浩;顾红萍;徐银宽;潘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1/18 | 分类号: | B60T11/18;B60T11/236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王广 |
地址: | 31120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集成 控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系统,特别是一种采用阶梯形主缸和工字型活塞的能够提高备用制动可靠性的汽车集成线控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制动辅助系统意在优化紧急制动操作过程中车辆的制动能力。系统可以从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速度中探测到车辆行驶中遇到的情况,当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踩制动踏板制动辅助系统,但踩踏力又不足时,此系统便会协助,并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把制动力增至最大,缩短在紧急制动的情况下的刹车距离。
制动主缸总成是车辆制动系统中提供制动液压源的部件。其作用是将驾驶员作用在踏板上的力转换成液压,推动轮缸使制动器工作,从而实现汽车制动。解除制动时,回位弹簧使踏板回位。
现有的辅助制动系统设计,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3303282,公开日2013年9月18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车辆制动系统,以及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303289,公开日2013年9月18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汽车集成线控制动系统,其中均采用了T字型活塞和与之配合的制动主缸,然而在实际制造和应用过程中发现,T字型活塞零件多,安装不方便;同时,主缸长度较长,实际制造时较难保证内孔精度,加工难度较大;另外备用制动时,工作腔和制动液罐隔离,处于封闭状态,在实测中发现,当踏板释放较快时,储液罐中的制动液通过单向阀进入工作腔,使得工作腔油液无法外放,特别是多次制动再快速释放后,使得工作腔压力逐渐升高,车辆最终被制动,影响车辆正常行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易于加工成型、备用制动不受限的汽车集成线控制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集成线控制动系统,包括制动液罐、电机、柱塞泵、电子控制单元、制动踏板和车轮制动器,电机和柱塞泵连接,还包括阶梯形主缸和工字型活塞,工字型活塞包括大活塞、小活塞和活塞连杆,大活塞通过活塞连杆与小活塞相连,工字型活塞通过间隙配合相应地置于阶梯形主缸内,小活塞上设有密封装置,大活塞将阶梯形主缸分为工作腔与补液腔,补液腔中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大孔径缸体的底部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大活塞一侧,大活塞上设有密封圈,阶梯形主缸分为大孔径缸体和小孔径缸体两部分,大孔径缸体上设有过油小孔,过油小孔位于大活塞初始位置的附近;
第一通路连接储液罐和阶梯形主缸,第一通路上还设有柱塞泵和第一阀,柱塞泵的出口端有两条支路,第一支路通过第一阀连接到工作腔,第二支路接入第二通路与阶梯形主缸的补液腔相连,工作腔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第二通路连接储液罐和阶梯形主缸的补液腔,第二通路上设有第二阀,从所述的第二阀出口有两条支路,第三支路与过油小孔连通,第四支路连接阶梯形主缸的补液腔;第三通路连接阶梯形主缸与车轮制动器,车轮制动器上设有轮速传感器,第三通路还设有第三阀,第三阀为常开阀;第四通路连接储液罐和车轮制动器,第四通路上还设有第四阀,第四阀为常闭阀;工字型活塞通过外部推杆连接制动踏板,制动踏板上设有位移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活塞的初始位置指车辆正常行驶时,即无需制动时,大活塞所处的远离大孔径缸体底部内壁的位置。
作为优选,过油小孔位于制动时大活塞的运动方向上,且与大活塞上相邻,其优点在于,在备用制动踏板释放后,储液罐和工作腔始终处于连通状态,使备用制动不受限制,不会影响车辆正常行驶。
作为优选,采用工字型活塞,其优点在于,易于加工成型,安装也方便。
作为优选,阶梯形主缸分成不同孔径的两段长度,其优点在于,内孔精度较易得到保证。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由于将阶梯形主缸分为大孔径缸体和小孔径缸体,因此降低了加工难度,加工制造时较容易保证内孔精度;
2、由于采用工字型活塞,因此易于加工成型,安装也方便;
3、由于在阶梯形主缸上设置过油小孔,且该过油小孔位于大活塞附近,因此,在备用制动踏板释放后,储液罐和工作腔始终处于连通状态,使备用制动不受限制,不会影响车辆正常行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形主缸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2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三相节点导纳矩阵奇异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轮毂探温冷却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