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延时装置的路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2317.0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0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华;庄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元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时 装置 路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灯节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延时装置的路灯。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特别是随着政府推进城市化建设,也逐步成为一个城市人口大国。有城市就有道路,有照明,有路灯和用电。在政府大力推广LED照明的同时,全国2000万盏路灯中还有大约50%是白炽灯照明,也就是采用灯丝发热照明,如果换用气体灯照明,每瓦成本大概五元,按250W计算约1200元左右,换成LED灯的成本约5000元左右,全国大约有800—1000万盏路灯是灯丝照明形式。换成气体灯的成本约100亿,换成LED灯的成本约500亿,需要巨大的财政支出。因此需要一种既不更换现有的白炽灯,又能降低能耗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带延时装置的路灯,能够在不更换现有白炽灯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路灯的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延时装置的路灯,包括:延时装置1,双向可控硅2和通过灯丝照明的灯泡,当到达延时装置1设定的时间时,双向可控硅2将导通角推后并降低灯泡的功率,其中,所述设定的时间为4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延时装置1为PIC,延时长度为4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可控硅2将导通角推后90°并降低灯泡的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带延时装置的路灯还包括光敏三极管3,用于根据光线的强度控制路灯的开关。
进一步地,当光敏三极管3产生的电压小于1V时,延时装置1开始延时计时。
进一步地,当光敏三极管3产生的电压大于3V时,路灯熄灭。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更换现有白炽灯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路灯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通角推后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延时装置;2、双向可控硅;3、光敏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目前,当光线照度小于15LX时,路灯打开,而大于8LX时路灯关闭,这段时间大概相当于夏季从晚七点半到早六点,冬季从晚五点半到早六点,全年平均相当于11个小时路灯处于开灯状态,在夏季11点、冬季9点以后人车基本处于停行阶段,这段时间以后一直到天亮灯光照明有效利用率很低,如果能让路灯在开灯照明4个小时后自动减少功率50%以上,时间大概在10—11点以后,并不影响城市人们出行与生活,但路灯却在7个小时处于节能状态。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延时装置的路灯,包括:延时装置1,双向可控硅2和通过灯丝照明的灯泡,当到达延时装置1设定的时间时,即4小时时,双向可控硅2将导通角推后90°并降低灯泡的功率。
其中,延时装置1为PIC。
当光线强时光敏三极管3接受光线产生电流并在电阻上形成电压,当延时装置1(PIC)检测到电压大于3V时,关断输出信号,路灯熄灭,即白天路灯不亮。当光线弱至延时装置1(PIC)测量的电压小于1V时,延时装置1(PIC)启动4小时延时,同时产生高频脉冲使路灯全亮,4小时后双向可控硅2将导通角推后90°并降低灯泡的功率。其中,电流经7812稳压后提供12V直流电压供光敏三极管3使用,再经7805稳压后提供5V直流电压供延时装置1(PIC)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元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元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23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