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观水体自动净化和水质保障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2801.3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9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何起利;张金卫;鱼南洋;任韵;李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水体 自动 净化 水质 保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资源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景观水体自动净化和水质保障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的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亲水的心理需求,在城市绿地和公园建设中,人工湖泊、河道和景观水池不断涌现。然而,城市景观水体多为封闭缓流水体,具有水域面积小、水体自净能力低等特点,使得景观水体及易受污染,时而出现水体异味、有害藻类大面积暴发,甚至发黑发臭,丧失了景观水体的功能。景观水体水质恶化时,一般向水体中投加石灰粉、明矾絮凝沉淀、喷洒硫酸铜灭藻等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这些方法虽短期效果好、但持续时间短暂、污染物依然积累在水体内,仍将释放进入水体,致使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无法根除。还有部分景观水体,通过定期换水的方式或者将受污染的水体处理后再排放到景观池内,定期换水虽可以维持景观水体较好的水质水平,但后期也需要充足换水的资金投入,同时又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受污染水体通过处理后排放到景观池内,这种方式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专业的人工操作技术,同时还需实时监测排放出来的水体是否满足景观适用功能,需较高的人工成本和经历繁琐的监测程序。如果能设计一种既能自动净化处理受污染的景观水体又能使景观水体维护在一个较高的水质水平,且建设费用低廉又无需专人管理的装置的话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设计一种景观水体自动净化和水质保障的装置是十分有益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景观水体自动净化和水质保障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人工管理、自动化程度高、处理受污染景观水体采用生态处理的方法,环保无污染,同时能自动监测景观水体处理程度,建设费用低廉,为景观水体净化水质和水质保障提供了便利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景观水体自动净化和水质保障的装置,包括太阳能板、水泵、生态处理池、出水监测井及曝气风机,所述太阳能板连接有一个太阳能蓄电池,太阳能蓄电池与水泵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有一个自动计时控制开关,水泵浸没在景观池内,水泵上连接有一根水管,水管连接在生态处理池的表层0-10cm下的布水主管,生态处理池内填充有填料,生态处理池一侧设置有污水收集沟渠,污水收集沟渠底部与生态处理池底部连通,污水收集沟渠出水端通过管道与出水监测井连接,出水监测井内设有水质监测电极,水质监测电极、水质信号处理器、水质信号控制器及曝气风机控制开关之间依次通过信号数据线进行连接,曝气风机控制开关通过电缆线分别连接在曝气风机和太阳能蓄电池上,曝气风机通过空气管道连接在生态处理池中层的曝气主管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管上装有一个电磁流量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生态处理池内部底面顺着水流方向,设有1%坡降,生态处理池表层种植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种类根据设计需要或景观需要可选择美人蕉、风车草、再力花、菖蒲、鸢尾等具有水质净化及兼具景观功能的水生植物,生态处理池左侧的出水管上连接有一个阀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布水主管上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有布水支管,布水支管在靠近三通接头处连接有一个活性管接头,布水支管上均布有朝上Φ4的出水孔,每个出水孔之间的间隔为200mm,布水支管上盖有一根半环形盖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生态处理池底部设置有30cm厚砾石通水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曝气主管通过四通接头连接有曝气穿孔管,曝气穿孔管底部均布有斜向下45度的两排Φ4的曝气孔,每个曝气孔之间的间隔为2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人工管理、自动化程度高、处理受污染景观水体采用生态处理的方法、环保无污染、同时能自动监测景观水体处理程度,建设费用低廉,为景观水体净化水质和水质保障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布水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曝气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布水支管结构示意图;
图6为布水支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曝气穿孔管结构示意图;
图8为曝气穿孔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生态处理池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2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湿地防堵塞配水系统
- 下一篇:反渗透膜制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