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白光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3396.7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9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蔡家豪;杨文闯;高亮;吴甲发;罗士文;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60;H01L33/64;H01L33/50;H01L3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光 发光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的结构,属于半导照明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固态照明应用迅速发展,如何发出白光成为大家研究的重点,而在可见光光谱的波长范围380nm~760nm内,此范围中是没有白色光的光谱。因为白光不是单一波长的光,而是由多种单一波长光合成的复合光,正如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合成的白色光,而白色光也是由三基色红、绿、蓝合成。由此可知,要使发光器件发出白光,它的光谱特性应包括整个可见的光谱范围。
目前,LED实现白光主要有三种方式:1、利用红、绿、蓝三种发光二极管调整其各自亮度来达到白光,或者只利用红、绿或蓝黄两颗LED调整其各自亮度来发出白光,优点是效率高、色温可控、显色性较好,不足是封装固晶打线较为复杂,且红、绿、蓝三基色芯片所需驱动电压不同,控制电路较复杂、成本较高;2、利用蓝色LED去激发黄色的荧光粉或利用绿色LED去激发红色的荧光粉,日亚化学公司于1996年推出的白色LED即是属于此类,以蓝光激发荧光物质,其发出的光谱即为白光,优点是效率高、制备简单,不足之处是色温随角度变化,黄色荧光粉精准定量控制不易,造成光色偏蓝或偏黄现象;3、利用紫外LED激发红、绿、蓝三色荧光粉来产生白光,优点为显色性好、制备简单,不足在于目前LED 芯片效率较低,且尚无紫外光封装专用的透明树脂,使用寿命与品质都降低不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垂直式白光发光器件,其通过垂直结构的三原色,在晶片端直接通过金属键合的方式得到高压串联芯粒,从而三原色混合得到白光的效果。
白光发光器件,至少包括两个不同发光波长的发光单元,其沿外延叠层的方向堆叠构成垂直结构;所述各个发光单元在外延叠层方向的上、下表面具有反射层以促使其从侧面出光,当向该白光发光器件通入电源时,激发所述各个发光单元同时从各自的侧面出光进行混合形成白光。
优选地,所述白光发光器件包括蓝光发光单元、绿光发光单元和红光发光单元,其中红光发光单元或蓝光发光单位位于中间。
优选地,所述白光发光器件包括三个发光单元,其中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波长为440nm~ 470nm;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波长为610nm~640nm;第三发光单元的发光波长为530nm~ 560nm。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或第二发光单元位于中间。
优选地,所述白光发光器件包括两个发光单元,分别为红光发光单元和绿光发光单元,或者黄光发光单元和蓝光发光单元。
优选地,所述白光发光器件包括两个发光单元,其中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波长为610nm~640nm,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波长为530nm~560nm。
优选地,所述各个发光单元均具有金属基板,并通过金属键合实现各个发光单元的串联。
优选地,所述各个反射层表面具有粗化反射处理,尽量保证光线可从侧面射出。
优选地,所述各个反射层为金属反射层。
优选地,所述各个反射层为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层。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芯片端通过简单的晶片键合得到可发出白光的串联高压芯粒,其避免封装端使用荧光粉,可以简化后段封装工艺白光做业及减少打线固晶工序;2)各发光单元采用散热性良好的金属基板,且为垂直结构,使得器件的散热性能得到大幅提升,解决了LED结温影响发光性能的问题;3)在各发光单元的上、下表面设置反射层促使光线从四周侧面射出进行水平混合,一方面避免了下层的发光单元在垂直方向向上射出时光路径上损耗,且避免了堆叠结构中的多色发光单元之间的相互干扰;4)可以利用三色发光单元不同波长和亮度针对白光色温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之一种白光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实施例1之白光发光器件的蓝光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实施例1中各个发光单元的出光模式。
图4显示了图1所示白光发光器件的混光方式。
图中各标号表示:
110:绿光LED单元,120:红光LED单元,130:蓝光LED单元,140:电极;
111:绿光LED单元的金属基板,112、114:绿光LED单元的反射层,113:绿光LED单元的发光外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33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面光学耦合器
- 下一篇:指纹识别芯片封装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