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瓿开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4003.4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1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强 |
主分类号: | B67B7/92 | 分类号: | B67B7/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610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瓿 开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瓿开启装置,尤其是一种安瓿开启架。
背景技术
全玻璃安瓿瓶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防疫、检验、化学试剂等领域,由于安瓿瓶目前没有科学理想且又符合卫生部要求的开启装置,操作人员一般是通过砂轮采用手工划印后对其进行开启,这种方法极易产生细小的玻璃碎片,造成对人体的危害且易使得己被消毒后的制剂瓶被二次污染。
另外,由于目前没有专用的安瓿瓶开启装置,因此,安瓿瓶在使用中损伤护士手的问题是非常常见的。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医护人员因掰安瓿瓶意外损伤。即使在易折型安瓿广泛使用的今天,这种割手的事情还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对安瓿进行划痕切割、消毒瓶颈、开启、对废弃安瓿颈部与瓶体进行回收,并且还可以开启塑料盖的安瓿开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瓿开启架,包括底座、支架与利器盒,在所述支架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划痕消毒组件的固定槽与利器回收孔,在所述支架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划痕消毒组件相对应的通孔、以及多个砂轮折颈孔;
所述利器回收孔与所述利器盒相连通;
在所述底座上设有塑料盖开启槽。
上述的安瓿开启架,其中,所述划痕消毒组件由固定架、以及安装在其上的划痕砂轮片与消毒片构成,所述划痕砂轮片的内沿与所述消毒片的内沿相对接以形成圆形路径。
上述的安瓿开启架,其中,所述消毒片通过消毒片支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上述的安瓿开启架,其中,在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有与其相连接的弹射按钮,所述弹射按钮的一端卡设于所述通孔的下端。
上述的安瓿开启架,其中,所述圆形路径的位置与所述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上述的安瓿开启架,其中,多个所述砂轮折颈孔包括两组不同孔径的折颈孔,两组所述折颈孔设置在所述圆形路径的两侧。
上述的安瓿开启架,其中,在所述利器盒的外壁面上设有用于观察其内部利器容量的观察窗。
上述的安瓿开启架,其中,所述塑料盖开启槽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外壁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对安瓿进行划痕切割、消毒瓶颈、开启、对废弃安瓿颈部与瓶体进行回收,并且还可以开启塑料盖,从而避免在安瓿瓶开启过程中,损伤医护人员的手;
划痕切割更符合人体力学原理,依据力学原理掰开安瓶省力、更容易,不会伤手;由于砂轮为内缘划痕式结构,利用砂轮的内环边缘划痕,改变了以往利用砂轮的外缘划痕所带来的用力不均匀的缺点;
由于砂轮片是安装在固定架上的,不会发生转动,因此,安瓿瓶在手腕的带动进行转动,使安瓿瓶与砂轮片相接触,从而在安瓿瓶体上形成划痕;
通过消毒片可以快速、简便、安全地对安瓿瓶上的划痕位置进行消毒,以划痕位置上滋生细菌;
由于砂轮片与消毒片是均安装在同一个固定架上,并且砂轮片的内沿与消毒片的内沿相对接后以形成圆形路径,安瓿瓶在圆形路径上以顺时针的方式进行两次转动,从而对安瓿瓶进行预消毒、划痕以及划痕后再消毒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划痕消毒组件的结构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座 2-塑料盖开启槽 3-支架
4-观察窗 5-划痕砂轮片 6-消毒片
7-固定槽 8-砂轮折颈孔 9-利器盒
10-弹射按钮 11-利器回收孔 12-固定架
13-消毒片支架 14-圆形路径 1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该安瓿开启架主要包括底座1、支架3与利器盒9,利器盒9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支架3则设置在利器盒9的上侧,其两个支脚则设置在底座1上。
在底座1的外壁面上设有塑料盖开启槽2。该塑料盖开启槽为底座的外壁而的局部位置向其内部凹陷而形成,通过塑料盖开启槽可将药瓶上的塑料盖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强,未经李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4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轮式电动缸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移动式低谷电储能应急电源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