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井筒密闭正反循环冷热联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4708.6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3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市东油钻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胡海山 |
地址: | 163358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筒 密闭 正反 循环 冷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集地下热能装置,尤其是单井筒密闭正反循环冷热联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日趋减少,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人类解决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地壳深部高温岩体蕴藏着巨大的热能资源, 地热能储量约为全球煤热能的1.7亿倍。地热资源以地下蒸汽、地热油、地热水、热岩体等热能形式存在。为了充分利用地热资源,需要用开采装置将其开采出来。而现有开采装置由于结构原因存在功能单一,开采效率低的问题,不利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开采装置功能单一,开采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井筒密闭正反循环冷热联采装置。该单井筒密闭正反循环冷热联采装置具有冷热联采,开采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单井筒密闭正反循环冷热联采装置包括井筒、热采管柱、注水管柱以及冷采管柱。井内固定有深2500-3000米直径10英寸以上密闭的井筒,深2500-3000米直径2英寸以上热采管柱置于井筒内,深500-800米直径2英寸以上注水管柱置于井筒内,注入介质为水,深20-30米直径2英寸以上冷采管柱置于井筒内,热采管柱和冷采管柱外有保温层,热采管柱、注水管柱以及冷采管柱上端连接有阀门和水泵。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单井筒密闭正反循环冷热联采装置由于采用井内固定有深2500-3000米直径10英寸以上密闭的井筒,深2500-3000米直径2英寸以上热采管柱置于井筒内,深500-800米直径2英寸以上注水管柱置于井筒内,注入介质为水,深20-30米直径2英寸以上冷采管柱置于井筒内,热采管柱和冷采管柱外有保温层,热采管柱、注水管柱以及冷采管柱上端连接有阀门和水泵的结构。利用热采管柱采热,利用冷采管柱制冷,因而实现冷热联采,提高开采效率。所以说该单井筒密闭正反循环冷热联采装置具有冷热联采,开采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清洁丝母,2-扳杆,3-连接孔,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附图所示,该单井筒密闭正反循环冷热联采装置包括井筒1、热采管柱2、注水管柱3以及冷采管柱4。将井内固定有深2500-3000米直径10英寸以上密闭的井筒1固定在3000米以上深的裸眼井内,井筒1内注入自来水,井筒1内水面距地面20米,井筒1内2500-3000米深的水温在80度左右,井筒1内20-30米深的水温在0度左右。深2500-3000米直径2英寸以上热采管柱2置于井筒1内,深500-800米直径2英寸以上注水管柱3置于井筒1内,注入介质为水,深20-30米直径2英寸以上冷采管柱4置于井筒1内,热采管柱2和冷采管柱4外有保温层,热采管柱2、注水管柱3以及冷采管柱4上端连接有阀门和水泵。利用注水管柱3向井筒1内注入常温水,2500米以下的水被地层80度左右地热加热,再由热采管柱2抽回地面,为生活和工业提供热能。同时利用冷采管柱4将地层深20-30米地层0度左右地温制冷的水抽回地面,为生活和工业提供冷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市东油钻采有限公司,未经大庆市东油钻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4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入控制装置
- 下一篇:油管内壁除垢刀及油管内壁除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