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蓝牙连接移动设备的可穿戴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5323.1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0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懿馨;陶育东;胡直;樊昊;王宇伟;姜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B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王洁平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蓝牙 连接 移动 设备 穿戴 通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蓝牙连接移动设备的可穿戴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可穿戴设备通过内置传感器或与移动设备进行联动,获取文字、环境以及个人健康数据等信息,并将其显示在设备的屏幕上,进而实现信息采集及信息即时显示的功能。但在如今通信软件兴盛的情况下,使用者缺乏在一些不允许查看屏幕、不允许用手操作的情况下阅读移动设备上的信息或发送信息的途径,,现有的具有天然操作优势的可穿戴设备一般需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操作;又或一般仍需要使用者通过按钮或屏幕触摸操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蓝牙连接移动设备的可穿戴通信装置。其不需要利用手指进行操控,即可进行信息的接收、发送和回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蓝牙连接移动设备的可穿戴通信装置,其为手环外观,其包括麦克风、扬声器、微处理器、蓝牙模块、指示器集和传感器集;所述蓝牙模块分别和麦克风、扬声器以及微处理器相连,所述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指示器集以及传感器集;其中:所述指示器集包括震动马达和多个指示灯;所述传感器集包括陀螺仪和电容开关;使用时,穿戴在手上;接受信息时,通信装置通过陀螺仪感应到用户将穿戴装置的手举起的姿态,同时通信装置检测到电容开关被贴在耳部,即利用扬声器作为信息输出设备,将移动设备端所接收到的语音信息或文字信息转化为语音信息,经由蓝牙模块传送到通信装置并输出,以实现接收信息达到人耳;发送信息时,利用陀螺仪,通信装置亦可识别用户将手举起至嘴边后静止的动作,利用麦克风判断用户是否在进行语音输入,如是,则自动采集声音数据,通过蓝牙模块连接到移动设备,再由移动设备将信息发送给指定对象,由此达到发送或回复信息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指示灯为3个。
本实用新型中,陀螺仪、电容开关和麦克风为可穿戴通信装置的主要操控模块;麦克风用以语音采集,扬声器用以进行语音播放,通过结合移动设备端强大的语音识别功能和文字信息转语音功能,以语音作为信息通讯的载体,实现全面智能化的语音消息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避免必须手指操控可穿戴设备进行信息收发的现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模块图。
图2是语音信息的接收原理图。
图3是语音信息的发送原理图。
图中标号:1-移动设备,2-麦克风,3-蓝牙模块,4-扬声器,5-指示器集,6-微处理器,7-传感器集,8-第一指示灯,9-第二指示灯,10-陀螺仪,11-第三指示灯,12-电容开关,13-震动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模块图。
图2是语音信息的接收原理图。
图3是语音信息的发送原理图。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蓝牙连接移动设备的可穿戴通信装置,其包括麦克风2、扬声器4、微处理器6、蓝牙模块3、指示器集5和传感器集7。指示器集5和传感器集7与微处理器6相连。其中:传感器集7中包括陀螺仪10和电容开关12,指示器集5中包括第一指示灯8、第二指示灯9、第三指示灯11和震动马达13。
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接收、发送信息时,微处理器6接收传感器集7的传感信息,控制指示器集5工作以及与蓝牙模块3交换控制信息。蓝牙模块3与移动设备1相连,交换语音及控制信息,接收麦克风2获取的语音信息,以及将需要播放的语音发送至扬声器4。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5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