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坑支护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5873.3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1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颜光辉;符征营;代东涛;兰丁柯;章学良;康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61008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支护 加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用地的日趋紧张,地下室的建设的步伐也在日趋加快,基坑支护成为地下结构基坑开挖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在基坑施工中广泛采用支护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以防止基坑周边环境变形和基坑垮塌,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施工安全。
在一些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化,或者因项目需要,需要将即将施工完成的基坑加深,此时,原基坑支护结构已经成型,无法变更,加深后的基坑支护结构整体刚度和抗倾覆能力变弱。
因此,如何提高加深后的基坑支护结构整体刚度和抗倾覆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该基坑支护加固装置能够提高加深后的基坑支护结构整体刚度和抗倾覆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包括劲性旋喷桩及用于与支护桩一侧贴合的旋喷加固土体,所述劲性旋喷桩设置于所述旋喷加固土体内,所述劲性旋喷桩包括劲性体及与所述劲性体外表面贴合的旋喷体。
优选地,所述劲性旋喷桩为多个。
优选地,多个所述劲性旋喷桩轴线形成的面与多个所述支护桩轴线形成的面平行。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劲性旋喷桩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多个所述劲性旋喷桩通过桩顶连梁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多根锚索,所述锚索包括锚杆及固定于所述锚杆端部的锚头,所述锚杆头部和所述锚头均与所述桩顶连梁锚固连接,所述锚杆尾部固定于相邻两个支护桩之间,所述锚杆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30°。
优选地,多个所述劲性旋喷桩与多个支护桩一对一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坑支护加固装置包括劲性旋喷桩及用于与支护桩一侧贴合的旋喷加固土体,其中劲性旋喷桩设置于旋喷加固土体内,劲性旋喷桩包括劲性体及与劲性体外表面贴合的旋喷体。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坑支护加固装置中,通过在支护桩一侧设置旋喷加固土体和劲性旋喷桩,增强基坑底部土体抗力,有效的避免了支护桩在工作过程中变形的情况,提高加深后的基坑支护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抗倾覆能力。相对于其它桩体,劲性旋喷桩施工工期较短,实现了基坑支护加固装置快速、有效完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坑支护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基坑支护加固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图1-2中:1-旋喷加固土体、2-锚头、3-锚杆、4-劲性旋喷桩、41-旋喷体、42-劲性体、5-支护桩、6-桩顶连梁、7-加深后基坑底线、8-加深前基坑底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该基坑支护加固装置能够提高加深后的基坑支护结构整体刚度和抗倾覆能力。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考图1至图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坑支护加固装置,包括劲性旋喷桩4及用于与支护桩5一侧贴合的旋喷加固土体1,劲性旋喷桩4设置于旋喷加固土体1内,劲性旋喷桩4包括劲性体42及与劲性体42外表面贴合的旋喷体41。具体的,劲性旋喷桩4可以为一个,为了提高基坑支护加固装置的整体刚度和抗倾覆能力,本实用新型优选,劲性旋喷桩4为多个,具体的,多个劲性旋喷桩4可以排成一列,多个支护桩5也排成一列,支护桩5可以与劲性旋喷桩4一一对应或相互错开,当然,多个劲性旋喷桩4和多个支护桩5的排列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种。具体的,劲性旋喷桩4和支护桩5的个数依据基坑支护结构的整体长度和具体强度要求而定,本实用新型不作具体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58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溜砂坡防护的防护网框架
- 下一篇:一种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