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布料小车连续跟踪式配重翻板全封闭无动力除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5887.5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8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韩明禄;刘祥纯;安然;韩宁;邓虹;白雅秋;曲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明禄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1000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布料 小车 连续 跟踪 配重 翻板全 封闭 动力 除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系统,尤指一种移动布料小车连续跟踪式配重翻板全封闭无动力除尘系统,具体说,是用来解决移动布料小车在连续卸料过程中产生的随机粉尘扩散问题,尤其适用于冶金矿山、金属冶炼等采用布料小车的转运矿料的行业。
背景技术
在冶金矿山、金属冶炼等需要矿料转运领域,采用的转运设备往往是移动布料小车,而移动布料小车在卸料过程中容易引起粉尘的上扬,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为降低粉尘对环境带来的侵害,就需对移动布料小车的周围环境进行除尘。传统的除尘方法主要由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案是在卸料沟开口垂直上表面建立四侧面通过金属板包围的盒状封闭设施,盒状封闭设施的上表面安装可与移动小车一起移动的滑盖进行封闭,盒状封闭措施的下底面直接与卸料沟对接。盒状封闭设施的两端分别通过导尘管连接到厂区中心除尘站。这种除尘方法的缺点是盒状封闭措施工程量较大,中心站所需风机功率大、且因除尘中心站与除尘点距离较长,所需要的管道多,投资成本大,往往因为除尘距离太长导致除尘效果差。
第二种方案是将移动布料小车的卸料沟先用具有弹性的钢丝胶皮进行封闭。但钢丝胶皮弯曲后的复原能力因受机械疲劳影响,一段时间后弹性减弱,无法恢复原样,导致封闭不严现象,最后造成卸料沟多处含尘气体外溢。为此一般配以多个、大功率抽风机对泄露到整个生产空间的含尘空气进行过滤、除尘。但因除尘对象是已经外溢到整个生产空间的含尘空气,所以除尘空间极大,除尘能耗极大。
第三种方案是在每个卸料点的上方设置固定的吸尘罩,当移动布料小车在某一卸料点进行卸料时,就将该卸料点上方的吸尘罩阀门打开进行抽风降尘。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在每个卸料点处设置吸尘罩,而随着吸尘罩的增多,移动布料小车生产工作区域内的管道同时增多,使得设备投资同时增大。且吸尘罩与管道的交接处,及整个管道沿线都需要考虑密封问题,一旦密封有所缺陷,除尘效果就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布料小车连续跟踪式配重翻板全封闭无动力除尘系统用于简化设备结构,减少设备投资,减少除尘能耗并提高除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移动布料小车连续跟踪式配重翻板全封闭无动力除尘系统,包括可与布料小车同步移动的滤筒除尘设备1、含尘吸风管8、抑尘罩12、立体密封帘14、配重翻板11,所述抑尘罩12设置在移动布料小车的下料口下方,滤筒除尘设备1通过含尘吸风管8与抑尘罩12连接,卸料沟的沟顶处设置配重翻板11,所述配重翻板由多个各自独立的子翻板搭接联合组成,配重翻板11铺设方向与移动小车行走方向一致,铺设长度覆盖整个卸料沟的全长,立体密封帘14固定在抑尘罩12和配重翻板11之间。
每个独立的子翻板由两片板面组成,两片板面分别通过各自的密封轴21进行转动。
所述配重翻板的每个独立的子翻板的两个板面中靠近卸料沟内侧的板面18宽度大于卸料沟外侧板面19的宽度。
每片板面上挂设链式可调配重块,用于调节翻板灵敏度。
所述抑尘罩12顶部开设导尘缺口13,含尘吸风管8的顶端与滤筒除尘设备1连接,底端与导尘缺口13连接。
移动小车输送机传送皮带的滚筒6与移动小车机体框架的空隙处设置立体密封帘7进行封闭。
所述抑尘罩的形状为漏斗形。
所述立体密封帘14的垂直长度大于移动小车下料口与配重翻板11之间距离。
每侧包括两根含尘吸风管8,其中一根含尘吸风管8通过导尘缺口焊接在抑尘罩12沿布料小车前进方向的顶部,另一根含尘吸风管8通过导尘缺口焊接在抑尘罩12沿布料小车后退方向的顶部。
所述立体密封帘14与抑尘罩连接处设置卡扣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矿槽或转运站内含尘气体的除尘可简化设备结构,减少设备投资,实现跟踪式除尘,减少除尘能源消耗、显著提高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配重翻板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配重翻板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明禄;,未经韩明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58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纸装置
- 下一篇:液压、气动式巷道卸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