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的动感影院音视频展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6034.3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3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蒋明龙;冯意山;林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羽星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J25/00 | 分类号: | A63J25/00;H04R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动感 影院 视频 展播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视听设备,尤其是一种多功能的动感影院音视频展播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3D和4D技术的发展,影院的观影真实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490454U公开了一种环幕立体影院系统,改进了现有影院的投影装置,提高了观影效果。但是,这种影院系统使用的音响系统还是基于普通影院的传统布局,在某些音响效果的细节展现上存在不细致的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598497U公开了一种剧院振动系统,在座椅上增加了扬声器,这种设置虽然可以优化音响效果的细节,提高音响效果的真实度,但是这种结构直接使用在装配有传统音响系统的影院后,会出现座椅扬声器与影院传统音响系统相互干扰的问题,反而起不到良好的视听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动感影院音视频展播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改进了传统音响系统与座椅扬声器的配合结构,提高了整个观影环境的音响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的动感影院音视频展播设备,包括银幕,银幕前方的区域设置有若干个座椅,在设置座椅的区域外侧设置有若干个主音箱、次低频音箱和环绕音箱,所述主音箱安装在银幕与设置座椅的区域的中间,主音箱的朝向垂直于银幕,次低频音箱安装在主音箱的两侧,次低频音箱朝向主音箱的方向倾斜安装,环绕音箱全部挂设在设置座椅的区域后侧的墙面上,设置座椅的区域两侧的墙面上设置有吸音层;座椅顶部设置有独立的头枕,头枕两侧通过支架固定有侧翼,侧翼的轴线垂直于头枕,侧翼与头枕之间留有空隙,侧翼中间设置有通孔,侧翼以通孔的径向中心线为对称轴向头枕一侧弯曲,通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扬声器。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所述次低频音箱的地面上设置有橡胶层,橡胶层与地面之间设置有金属丝网层,次低频音箱使用地脚螺栓穿过橡胶层固定在地面上,次低频音箱和主音箱的底部铺设有吸音层。
作为优选,所述空隙的大小为8cm,位于同一侧翼上的两个扬声器的轴线夹角为155°。
作为优选,所述环绕音箱分为两行交错挂设在设置座椅的区域后侧的墙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影院次低频音箱朝向外侧的设置方式,将次低频音箱朝向主音箱方向设置,然后在侧面墙壁上设置吸音层,提高了观众区域对于中低音的一次接受强度,同时削弱了中低音在观众区域的反射强度,从而减小中低音在剧场内的混响强度。这就使观影者可以清晰地接收有座椅上安装的扬声器所提供的影片细节音效。由于在座椅上设置了扬声器,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原本安装在观影区两侧的环绕音响,改为全部安装在观影区的后侧,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侧面环绕音响对于扬声器的干扰,还可以提高观影过程中后侧的音响效果。为了减小侧翼对于外侧音响系统的削弱,分别设置有空隙和通孔,在三维方向提供了声波传递路径,两个扬声器呈夹角方式设置,可以有效模拟人耳从不同方向接收声波的真实场景,从而使观众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传统的大型音箱安装方式为使用地脚螺栓直接将音箱固定在地面上,这种固定方式适合中高音的音箱,对于大功率的次低频音箱,在发声过程中很有可能发出与地面共振频率相近的声音,这时就会使地面产生共振,发出“嗡嗡”声,这会严重影响观影品质。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安装方式的基础上,针对次低频音箱的特性加装了橡胶层和金属丝网层,这使得地面与橡胶层连为一体,从而无法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共振频率,也就解决了次低频音箱与地面共振而产生杂音的问题,提高了观影效果。次低频音箱和主音箱底部的吸音层进一步提高了杂音的隔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影院整体布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座椅头枕部位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次低频音箱安装部位的结构图。
图中:1、银幕;2、座椅;3、主音箱;4、次低频音箱;5、环绕音箱;6、吸音层;7、头枕;8、支架;9、侧翼;10、空隙;11、通孔;12、扬声器;13、橡胶层;14、金属丝网层;15、地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羽星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厦门市羽星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60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