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方向的单向离合器及装设其的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6345.X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3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泉;张爱军;谢春柳;望运全;王慧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1/064 | 分类号: | F16D41/064;F16H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严志军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方向 单向 离合器 装设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涉及变速器和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控方向的单向离合器及装设其的变速器。
背景技术
具有传统内燃机、或混合动力的汽油/电力传动装置的车辆通常利用被称作为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组件的转矩传递装置,用于平稳地接合或连接两个旋转体或轴,传递扭矩。并可使该离合器组件分离开,以中断动力的输送。在自动变速器(AT)中还广泛的使用其来实现不同行星排的组合,并允许例如行星齿轮组的各个齿轮之间的平稳切换,和/或一个或多个马达、发电机的分离,以达到预期的传动效果。然而,在使用了单向离合器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机构的内部,常规单向离合器只能在一个方向下运行,其不具有控制方向的能力,不能在多个运行模式下切换来满足传动机构的不同需求。并且传统的离合器组件往往需要较高的液压泵压力,来迅速且充分地驱动传统的离合器结合机构,这可能进而导致液压回路内较高的损耗、和/或离合器片界面处或沿该处的旋转损耗,且其对于液压管路的控制也有较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控方向的单向离合器从而满足传动机构的不同需求。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可控方向的单向离合器还能缓解用于传统离合器的液压系统的负担,降低对液压系统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创新的可控方向的单向离合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控方向的单向离合器,其包括:
内圈;
套设在所述内圈上的外圈和控制圈,所述外圈和控制圈的内侧设有数量相同位置对应的槽口,并且所述外圈上设有联接部以与控制机构联接;以及
辊子,所述辊子穿设在每个所述槽口中,其将外圈和控制圈支撑在所述内圈上;
其中,所述外圈内侧的槽口的侧边与内圈外侧的切线之间的角度大于临界移动角度,而所述控制圈内侧的槽口的侧边与所述内圈外侧的切线之间的角度小于所述临界移动角度。
可选地,所述外圈内侧的槽口的侧边垂直于所述内圈外侧的切线。
可选地,所述单向离合器包括两个控制圈,所述两个控制圈分别设在所述外圈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外圈和所述控制圈各自设有四个槽口,并且所述四个槽口沿圆周均布。
可选地,所述外圈和所述控制圈各自设有三个槽口,并且所述三个槽口沿圆周均布。
可选地,所述控制机构为液压缸。
可选地,所述内圈兼作为行星排的齿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其中,所述变速器包括有如上所述的任一种可控方向的单向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可控方向的单向离合器,可方便实现两方向可动,逆时针可动及顺时针可动的三种控制,并且可方便地在各种控制之间切换,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对液压缸的要求远比原自动变速器中利用膜片式离合器所要求的压力和密封性的要求要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来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将变得更显而易见,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单向离合器的分解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单向离合器组装后的侧视图。
图3和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单向离合器的基本原理。
图5、图6和图7分别代表两方向可动,逆时针可动及顺时针可动的三种控制模式。
图8示出了根据实用新型的单向离合器应用的一个示例。
图9展示了本可控单向离合器在单行星排上使用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63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图像装置
- 下一篇:为显示器呈现3D图像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