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井取心组合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6823.7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4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让;石流;刘明国;侯树刚;王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25/00 | 分类号: | E21B25/00;E21B7/08;E21B17/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井取心组合钻具,属石油钻井取心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平井和定向井存在井眼轨迹比较复杂的情况,需要不断调整钻具组合才能使井眼轨迹按设计进行。现有水平井定向井取心是通过弯螺杆与取心工具和钻头连接的钻具组合方式,扶正器焊接在取心工具外筒上,在进行钻井取心作业时,只能通过接弯螺杆来控制井眼轨迹,由于螺杆距钻头较远,存在井底井眼轨迹控制滞后,调整井眼轨迹效果差、难度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钻井取心井眼轨迹控制滞后,调整井眼轨迹效果差、难度大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钻井取心组合钻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由取心钻头、扶正器、取心筒、替换接头和分水接头组成,取心筒、扶正器、替换接头两端均为连接螺纹,可通过螺纹进行连接组合。
所述的替换接头为中空圆柱体,两端分别加工有公螺纹和母螺纹,替换接头外径与取心筒外径相同,替换接头的轴向长度与扶正器长度相同。
所述的扶正器为中空圆柱体,扶正器外壁均布螺旋形三翼状扶正条,扶正器外径略小于取心钻头直径,扶正器两端分别为公螺纹和母螺纹。
所述的取心钻头、扶正器、取心筒、分水接头,按取心钻头、扶正器、取心筒、扶正器、分水接头的顺序连接为稳斜组合。
所述的取心钻头、扶正器、取心筒、替换接头、分水接头,按取心钻头、扶正器、取心筒、替换接头、分水接头的顺序连接为增斜组合。
所述的取心钻头、扶正器、取心筒、替换接头、分水接头,按取心钻头、替换接头、取心筒、扶正器、分水接头的顺序连接为降斜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扶正器、替换接头、取心筒、分水接头连接顺序不同而产生三种组合结构,分别实现井眼轨迹增斜、降斜、稳斜的目的,来满足控制水平井/定向井井眼轨迹的现场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井眼轨迹为增斜时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井眼轨迹为稳斜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井眼轨迹为降斜时的剖视图;
1A、1B、1C-取心钻头;2A、2B、2C-扶正器;3A、3B、3C-取心筒;4A、4B、4C-替换接头;5A、5B、5C-分水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取心钻头1A、扶正器2A、取心筒3A、替换接头4A和分水接头5A组成,组合方式按取心钻头1A、扶正器2A、取心筒3A、替换接头4A、分水接头5A的顺序进行连接。下入井底进行钻井取心工作,分水接头5A与上部钻具连接,扶正器2A直接与取心钻头1A连接,在钻压与重力的作用下,取心筒3A和替换接头4A发生弯曲,使取心钻头1A向井眼高边倾斜,对地层进行不对称切削,从而产生增斜效果,实现控制井眼轨迹增斜的目的。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取心钻头1B、扶正器2B、取心筒3B、分水接头5B组成,组合方式为按取心钻头1B、扶正器2B、取心筒3B、扶正器2B、分水接头5B的顺序进行连接。在钻井取心钻进时,分水接头5B与上部钻具连接,该结构提高了取心工具的刚度,减少其弯曲程度,可以消除取心钻头1B的严重倾斜,使其能减小和限制由于取心筒3B弯曲而产生的增斜力,同时扶正器2B能支撑在井壁上,抗衡地层自然造斜力,以达到控制井斜在最小范围内变化的目的,实现井眼轨迹稳斜的效果。
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取心钻头1C、扶正器2C、取心筒3C、替换接头4C和分水接头5C组成,组合方式为按取心钻头1C、替换接头4C、取心筒3C、扶正器2C、分水接头5C的顺序进行连接。在钻井取心钻进时,分水接头5C与上部钻具连接,远离取心钻头1C端的扶正器2C起一个支点的作用,在支点的影响下,钻具重量的横向分力把取心钻头1C推向井壁低的一侧,实现井眼轨迹降斜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扶正器2、替换接头4、取心筒3、取心钻头1和分水接头5组合方式不同,能够实现井眼轨迹增斜、稳斜、降斜的目的,满足控制钻井取心井眼轨迹的现场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6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筒防喷开关器及采油泵组件
- 下一篇:连续油管防腐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