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7868.6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5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轶川;范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黄姝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地板 强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支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梁。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业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低成本、易实施、高质量、轻量化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汽车后地板不仅需要存放备胎,提供储物空间,同时也要保证良好的结构刚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以及整车耐久性能。
目前传统的汽车后地板结构为了达到设计性能,主要采用后地板深冲压成型以及局部加强筋的方式来实现的。如图1-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构性能,车辆的后地板1′增加了加强梁2′,用以提高疲劳耐久性能,后地板1′上冲压形成凹陷的备胎坑11′。由于后地板1′的性能与备胎坑11′布置形式有关。针对备胎坑11′的位置需要远离后地板下横梁3′的布置,图1中的加强梁2′无法提供足够的性能。
具体为,传统的加强梁2′的结构为一细长条状,加强梁2′的截面积较小,长度方向上从前到后搭接整个后地板1′。由于加强梁′2自身刚度较小,局限于提高备胎坑11′上的备胎安装点的局部性能,对于提高整体耐久和NVH性能效果较弱。特别是对于安装在备胎坑11′上远离后地板下横梁3′(车身底部有若干横梁,此处指距离备胎坑11′最近的横梁)的一段的加强效果更不明显。
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提升汽车后地板整体疲劳耐久和NVH性能的后地板加强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汽车后地板整体疲劳耐久和NVH性能的后地板加强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梁,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为槽型长条形,所述第二加强件为片状长条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件的横截面为倒几字形,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凹槽部和位于所述凹槽部两侧边的翻边,所述凹槽部包括底板和位于所述底板两侧边的侧板。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零件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汽车后地板上冲压形成备胎坑,所述备胎坑包括倾斜部和底部;
所述汽车后地板的下方连接有后地板下横梁;
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汽车后地板上且不与所述后地板下横梁接触,所述第一加强件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备胎坑的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底部的交界处,所述第二加强件安装在所述备胎坑的所述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件的末端延伸到所述底部中心的备胎安装点处。
优选地,所述汽车后地板加强梁通过点焊加结构胶与所述汽车后地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件上沿长度方向形成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件的所述凹槽部的最深处的深度为80-90mm,所述凹槽部的宽度为50-7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加强梁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并且第一加强件为槽型长条形,槽型的第一加强件提供了较大的抗弯、抗扭截面模量,对汽车后地板具有较好的支撑性能,能够有效地提升汽车后地板的整体疲劳耐久和NVH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加强梁安装到汽车后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加强梁安装到汽车后地板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后地板加强梁安装到汽车后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后地板加强梁安装到汽车后地板的仰视图;
图5是图4中A-A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后地板加强梁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后地板加强梁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后地板加强梁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后地板 2′-加强梁 3′-地板下横梁
11′-备胎坑
1-汽车后地板加强梁 2-汽车后地板 3-后地板下横梁
11-第一加强件 12-第二加强件 21-备胎坑
111-凹槽部 112-翻边 111a-底板
111b-侧板 111c-零件定位孔 121-加强筋
211-倾斜部 212-底部 212a-备胎安装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78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获得高填充值的梗丝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舱纵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