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铺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8013.5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4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北方;李亚兵;毛树春;韩迎春;王国平;范正义;冯璐;杜文丽;李小新;芦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A01M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铺膜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铺膜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地膜覆盖是我国栽培领域广泛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通过补充地积温、改善土壤墒情变化等作用达到作物生长期的早发早熟、增产和品质改善的效果,然而地膜覆盖在产生“白色革命”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白色污染”。由于聚乙烯(PE)塑料薄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极难降解,其降解周期长达200~300年。连年使用碎残膜逐年积留于土壤耕层,污染土壤环境,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最终导致农业生产的不可持续。
因此,为了继续保证塑料膜覆盖所产生的土壤增温、保墒效果,生物降解地膜替代现有的普通PE膜已成为将来的发展趋势。目前,生物降解地膜均是通过普通的铺膜机铺设,普通铺膜机的相关研究已相当成熟,但大致结构相似,通过与不同的农用机械拼装用于铺膜的同时完成其它作业过程。然而,从2014年生物降解地膜试验情况来看,现有铺膜机用于铺设生物降解膜对生物降解膜的降解速度影响极大,使得生物降解膜过早撕裂,从而不能达到预期覆盖效果,分析原因主要由于现有铺膜机主要靠拉力将膜带从膜卷上拉下并铺于田间,铺好的地膜膜带在田间保留一定的拉应力,使地膜膜带一直处于受拉状态,因而,伴随着地膜降解,地膜强度降低迅速,地膜极易撕裂,从田间降解膜开裂方式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因此,研发出生物降解地膜专用铺膜机成为当前地膜铺设作业的迫切需求。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铺膜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铺膜机在实现自动铺膜和切膜的同时,防止地膜铺设后处于受拉状态易撕裂而影响覆盖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铺膜机,其包括机架、膜卷架、第一膜卷、拨辊、拨辊驱动组件、展膜压膜辊、切膜刀及活动连接在机架两侧的平行连杆机构;
所述膜卷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一膜卷设置在膜卷架上,拨辊设置在机架上,且与第一膜卷相贴合以拨动第一膜卷上的膜带,拨辊驱动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且拨辊驱动组件与拨辊连接以驱动拨辊转动;
所述展膜压膜辊和切膜刀由前到后依次设置在所述平行连杆机构的底部,第一膜卷上的膜带在地面上由展膜压膜辊进行展膜压膜,在工作状态下,切膜刀的刀锋高于铺设在地面上的膜带。
其中,所述拨辊驱动组件包括压平滚筒、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及链条,压平滚筒设置在机架的底部以贴合地面滚动,压平滚筒的滚筒轴的一端设置第二链轮,拨辊辊轴的一端设置第一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其中,所述平行连杆机构包括水平横杆和相平行的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水平横杆铰接在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之间,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的顶端均活动连接在机架上,第二斜拉杆的下端伸向地面且具有曲拐部,曲拐部与展膜压膜辊活动连接;切膜刀连接在水平横杆上,且位于展膜压膜辊的后侧。
其中,还包括第三斜拉杆和压膜轮;所述压膜轮通过第三斜拉杆铰接在第二斜拉杆上,且位于展膜压膜辊后侧。
其中,还包括夹持辊和夹持辊架,夹持辊通过夹持辊架固定在机架上,夹持辊位于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与机架的两个铰接点之间的位置的下方,在机架抬升时,展膜压膜辊与夹持辊相贴合,以将切断的膜带端头夹紧。
其中,还包括喷药管和喷药支架,喷药支架连接在夹持辊架的前侧,喷药管设置在喷药支架上,喷药管上设置多个喷头。
其中,还包括开沟圆盘、覆土圆盘、第一T型管及第二T型管,开沟圆盘通过第一T型管固定在机架上,覆土圆盘通过第二T型管固定在机架上,开沟圆盘和覆土圆盘前后相对应地设置在平行连杆机构的前侧和后侧。
其中,所述膜卷架包括分别安装在机架顶部两侧的撑膜板,第一膜卷设置在两个撑膜板之间,撑膜板的内侧设置有长槽,第一膜卷撑膜杆的两端位于长槽中。
其中,所述膜卷架上还设置有第二膜卷,撑膜板的内侧设置有短槽,第二膜卷撑膜杆的两端位于短槽中。
其中,所述膜卷架上还平行设置有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的端部分别位于第一膜卷的两端处,以防止第一膜卷沿其撑膜杆的轴向移动。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80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体类零件狭窄空间内反锪工具
- 下一篇:一种应用自动化装置的数控车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