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短行程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8079.4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1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袁召;何俊佳;方帅;邵敏;尹小根;潘垣;魏晓光;高冲;张升;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廖盈春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行程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开关操动机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组合式短行程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缓冲器是高压开关操动机构等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没有有效缓冲,则可能因操动机构运动部件的直接撞击而缩短其使用寿命,也有可能直接导致运动部件回弹而无法保持分、合闸位置。现有的液压缓冲器的缓冲行程较长、单位缓冲容量较低,难以满足需要在短行程内缓冲较大能量的应用场合,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缓冲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短行程缓冲装置,目的在于通过碟簧与液压缓冲器共同参与缓冲;由于碟簧在缓冲距离最大点的出力较大,使得液压缓冲器在压缩到最底端时会反向运动,液压缓冲器得以进一步消耗能量;实现了在短行程内缓冲较大能量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短行程缓冲装置,包括撞头,碟簧,弹簧,活塞杆,外壳,回流孔,缸壁,海绵层,活塞,阻尼孔,碟簧支架和底座;所述碟簧安装在所述撞头上并通过所述碟簧支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撞头的一端用于接收被缓冲物体的撞击,所述撞头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相连,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相连,所述活塞杆用于推动所述活塞在装有液压油的高压腔内运动,高压腔沿径向开设有所述阻尼孔,所述阻尼孔将高压腔与低压腔相连,所述外壳设置在低压腔外部;所述低压腔由所述缸壁、所述外壳、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共同形成;在所述外壳内部包围有一层补偿所述活塞体积的所述海绵层。
其中,所述碟簧为单个碟簧,单个碟簧被固定夹在环氧树脂板内,环氧树脂板周边开孔并通过碟簧支架与底座固定。
其中,所述碟簧为多个碟簧并联连接形成的碟簧组,多个碟簧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后夹在环氧树脂板内,环氧树脂板周边开孔并通过碟簧支架与底座固定。
其中,在缓冲过程中,被缓冲物体快速撞击所述撞头,推动所述活塞杆运动,所述活塞压缩高压腔内的油液,油液通过所述阻尼孔排出,阻尼作用使得油液升温而将被缓冲物体的动能转化成热能,使得所述活塞杆的速度降低,同时部分能量储存在所述碟簧内,当碟簧储能达到最大值后,被缓冲对象与缓冲器运动部件在碟簧力的作用下做回复运动,在此段回复运动的过程中,液压缓冲器的阻尼孔和回流孔反向流过油液,继续消耗能量,实现了在短行程内缓冲较大能量。
本实用新型由于使用了碟簧,使得缓冲器的缓冲行程实际为压缩行程与回复行程的和,增大了实际缓冲距离,适用于需要在短行程内缓冲较大能量的场合;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短行程缓冲装置结构图;
图2为单个碟簧压缩储能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单个碟簧和环氧树脂板安装示意图;
图4为多个碟簧与撞头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5为碟簧力-形变曲线及其工作区间。
图中,1为撞头,2为碟簧,3为弹簧,4为活塞杆,5为外壳,6为回流孔,7为缸壁,8为海绵层,9为活塞,10为阻尼孔,11为碟簧支架,12为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短行程缓冲器领域;提供了一种满足短行程内缓冲较大能量要求的组合式缓冲装置;在液压缓冲器的撞头上安装一个或多个碟簧以实现能量转换过渡,从而形成组合式短行程缓冲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压缓冲器的撞头在缓冲过程中受到被缓冲物体冲击而通过活塞杆作用,使活塞向下移动;高压腔内油液在活塞作用下,从特殊排列的阻尼孔和回流孔向低压腔流动,活塞杆所占部分空间通过海绵层来补偿,由于阻尼孔处流量限制,活塞的速度也受到限制并逐渐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8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