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电站地下洞室免防潮墙及其柱系统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8171.0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0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魏映瑜;彭薇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0 | 分类号: | E02B9/00;E02D19/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站 地下 洞室免 防潮 及其 系统 排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电站地下洞室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水力发电行业中,地下洞室(群)的围岩的渗水是否合理有效的汇聚排出对工程形象及长期运行安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传统做法是在围岩喷锚支护后在洞壁设置系统排水孔,深入岩体,将岩体内渗水汇聚、导引后顶拱渗水直接滴落至顶棚,长期运行将造成顶棚滴水破坏;边墙渗水则直接顺岩壁自上而下流至最下部(通常是水轮机层)排水沟后强排。由于顺着岩壁自排,岩壁持续潮湿,加大了厂内空气湿度,不仅不利于美观及舒适性,更对厂内机电设备具有腐蚀作用,不利于电站运行。因此通常又在岩壁后30~60cm再布置一道防潮(砖)墙,将潮湿的岩壁与厂内运行区域隔离开来。但防潮墙结构复杂厚重、施工难度大占用了大量投资及工期,实际效果也不甚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岩壁渗水因开挖边界凹凸不平、凸出的锚墩等因素常常滴溅至防潮墙外侧,加之防潮层施工质量因素、砖墙与构造柱接缝处理、采用轻质防潮板的隔板与龙骨接缝处理等多种因素,造成地下洞室结构渗水控制不利,常见水渍、水痕甚至滴水等现象,图1为该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配套设置防潮墙及其柱系统的水电站地下洞室排水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电站地下洞室免防潮墙及其柱系统排水结构包括洞室、岩壁、岩壁内开凿的若干排水孔、支护岩壁的混凝土支护层和位于岩壁底部的排水沟;水电站地下洞室免防潮墙及其柱系统排水结构还包括排水管,排水管为半圆型软式排水管或“Ω”型软式排水管,排水管与岩壁贴合并通过连接结构与岩壁连接,排水管覆盖排水孔的孔口,混凝土支护层覆盖排水管并封闭排水管与岩壁的间隙,岩壁的渗水通过排水孔和排水管排入排水沟。
进一步的是:沿排水管长度方向最多间隔30cm设置一件连接结构,连接结构为膨胀螺栓或锚杆,连接结构压紧排水管边缘。
进一步的是:水电站地下洞室免防潮墙及其柱系统排水结构包括导流管;岩壁上设置有洞口时,导流管将洞口上方的排水管与洞口旁边的排水管连接;导流管为半圆型软式排水管或“Ω”型软式排水管,导流管与岩壁贴合并通过连接结构与岩壁连接,混凝土支护层覆盖导流管并封闭导流管与岩壁的间隙。
进一步的是:导流管与排水管通过三通接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渗水汇聚通道全部封闭、隔绝于混凝土支护层以内,使得传统的防潮墙及发电机层以上柱系统(含圈梁、连系梁)无需实施,可节约大量工程投资及工程工期。
本实用新型运行灵活性大,发现一处渗(漏)水点可立即方便的进行处理(只需凿除该处喷层,修补后恢复即可),传统结构型式在发生渗水后不易找准渗漏点,需要将防潮墙破除后再进入狭窄的墙后空间进行修复,工程量较大、施工难度大、持续时间长。
本实用新型因其不与混凝土支护层外的结构发生联系,布置及施工中不受外部结构位置制约。反之,传统排水孔外露排水方式在设计及施工中需要避开外部的岩壁吊车梁、构造柱等多种结构,以避免排水孔被封堵,操作难度大,不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排水结构及防潮墙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竖直方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平方向剖视图;
图4是岩壁上设置有洞口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岩壁1、排水孔2、混凝土支护层3、排水管4、连接结构5、导流管6、洞口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水电站地下洞室免防潮墙及其柱系统排水结构包括洞室、岩壁1、岩壁1内开凿的若干排水孔2、支护岩壁1的混凝土支护层3和位于岩壁1底部的排水沟;水电站地下洞室免防潮墙及其柱系统排水结构还包括排水管4,排水管4为半圆型软式排水管或“Ω”型软式排水管,排水管4与岩壁1贴合并通过连接结构5与岩壁1连接,排水管4覆盖排水孔2的孔口,混凝土支护层3覆盖排水管4并封闭排水管4与岩壁1的间隙,岩壁1的渗水通过排水孔2和排水管4排入排水沟。
软式排水管又称为软式透水管,是现有技术产品。软式排水管由防腐处理后的“高强钢丝”、合成聚酯纤维、织物反滤层等主要材料制成,横截面为的半圆和“Ω”型软式排水管即为半圆型软式排水管和“Ω”型软式排水管。软式排水管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变形适应能力强、反滤性好、耐久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变形适应能力强的特点是其能够紧贴开挖后凹凸不平的岩壁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8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收集运输压缩浒苔的传送带
- 下一篇:一种能抑制最高涌浪的闸门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