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呼吸防护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8616.5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2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江 |
主分类号: | A62B7/10 | 分类号: | A62B7/10;A62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贵州省毕节地***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呼吸 防护 面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卫生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呼吸防护面罩。
背景技术
呼吸防护面罩(口罩或鼻罩)对进入呼吸系统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呼吸防护面罩(口罩或鼻罩)具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可在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佩戴。在室外运动,为抵御风沙和寒冷,或在有空气污染的环境中活动,戴上呼吸防护面罩(口罩或鼻罩)上具有防护作用。在医院、施工现场、沙尘环境中配戴,可防止吸入病原体、粉尘颗粒。但是现有的呼吸防护面罩(口罩或鼻罩)都采用纱布、无纺布等过滤材料折成长方形,缝制而成,结构简单。往往存在如下弊端:材质方面:若过滤材料过于单薄,则无法起到彻底阻止粉尘颗粒、病原体的作用;若滤材过厚过密,则会阻碍足量的气流进入和排出,佩戴时容易造成闷气、憋气等不适感。在雾霾发生率越来越高、发生区域不断扩大的今天,能真正防护PM2.5的滤材是非常少的。结构方面:现有平面结构的呼吸防护面罩(口罩或鼻罩)或者较为死板的杯状,和面部的吻合度较差,特别是鼻梁两侧容易出现缝隙,粉尘颗粒、病原体容易进入,影响防护效果。由于滤材缺陷、结构缺陷的影响,绝大部分呼吸防护面罩(口罩或鼻罩)往往同时存在防护效果差、透气性差,感觉闷气或憋气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呼吸防护面罩,该呼吸防护面罩密封性和过滤效果好,全新设计的进气装置、排气装置加速空气的进入及排出,克服了传统口罩防护功能差、容易产生闷气或憋气感等弊端,配合负离子发生器,可增加口罩内空气的清新感和洁净度。
一种新型呼吸防护面罩,包括塑胶罩体、耳挂、设于塑胶罩体中部的排气管、设于排气管下方的进气管、设于排气管末端的单向排气装置、设于进气管进气端的供气装置、设于供气装置下方的液体过滤装置、设于进气管进气端的负离子装置,所述塑胶罩体,设计为同时遮挡和防护口部和鼻部时为口罩,设计为只对鼻部进行遮挡和防护时为鼻罩。
所述塑胶罩体周沿设有密封条。
所述单向排气装置包括设于排气管出气端的排气罩、设于排气罩内的排气阀,所述排气罩侧壁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罩末端面与排气阀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排气阀为球体,也可为锥形体。
所述供气过滤装置,包括设于进气管进气端的微型风机,所述微型风机电连接调速器,所述调速器上设有调速开关,所述微型风机由直流电源供电。
所述液体过滤装置,包括容器、穿设于容器的进气管、穿设于容器的出气管、设于出气管内端口的的拒水膜、用于固定拒水膜的可拆卸压环、设于进气罩外侧的万向头、设于万向头一侧的悬浮体、设于悬浮体下端不靠近万向头一侧的加重块,所述进气罩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管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容器,上方设有可打开和紧闭的盖子,方便更换容器内的液体,清洗或更换容器内部零件。所述液体为符合卫生条件的水,水中可加入符合卫生条件的杀菌物质,也可加入使用者喜爱的香味物质;所述进气管的出口位于容器的中心,所述单向阀,包括设于进气管的锥形内腔、设于锥形内腔内的活塞体,所述活塞体与进气管之间设有压簧,所述活塞体为球体,也可为锥体。所述拒水膜,为拒水性无纺布等材料构成。所述可拆卸压环,由塑胶或金属材质构成,形状与出气管端口吻合,内径略大于出气管端口外径,可紧密的套压在出气口端口上,将拒水膜固定于出气管端口,可通过拆卸压环来更换拒水膜。
所述负离子装置,包负离子发生器、与离子发生器相连的负离子传输线、设于负离子传输线末端的负离子释放头,所述负离子释放头位于微型风机的出气端,所述离子发生器由直流电源供电,所述微型风机、负离子发生器、调速器安装于控制箱内。
由于设有上述结构,该呼吸防护面罩密封性和过滤效果好,空气进出顺畅,并可产生负离子,且能调节供气量,可给佩戴者带来其他类型同类产品所不具备的空气清新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呼吸防护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呼吸防护面罩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呼吸防护面罩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呼吸防护面罩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所述液体过滤装置7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I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新型呼吸防护面罩,包括塑胶罩体1、耳挂12、设于塑胶罩体1中部的排气管2、设于排气管2下方的进气管3、设于排气管2末端的单向排气阀4、设于进气管3进气端的供气装置5、设于供气装置5进气端的液体过滤装置、设于进气管3进气端的负离子装置6,所述塑胶罩体1,设计为同时遮挡和防护口部和鼻部时为口罩,设计为只对鼻部进行遮挡和防护时为鼻罩。所述塑胶罩体1可以是无毒塑胶,如硅胶,经过模具注塑成型,吻合人体脸型构造的立体罩体。塑胶罩体1的边缘,可采用海绵、天然乳胶、硅胶等弹性材料作为密封条;也可以是框架和布料组成的组合型罩体:框架的材料可以是塑料、金属、碳纤维等,框架的结构为吻合人体脸型构造的立体框架,布料可以是天然纤维布料、化纤布料、纺织布料和无纺布料,只要符合相关法规或标准所要求的生物安全性指标即可。罩体的边缘,可采用海绵、天然乳胶、硅胶等弹性材料作为密封条。正常情况下罩体框架可长期使用.布料可以拆装、清洗、更换。塑胶罩体1的工艺:分为模压成型和3d打印两种方式。3D打印流程是:3D扫描→建模软件处理→3D打印机输出。所述塑胶罩体1周沿设有密封条11。所述单向排气阀4,包括设于排气管2出气端的锥形排气罩41、设于锥形排气罩41内的阀芯42,所述排气罩41周侧设有排气孔44,所述排气罩41的端面与阀芯42之间设有压缩弹簧43,所述阀芯42为球体,也可为外宽内窄的锥体。所述阀芯42可以是球体或其它上大下小的锥形体,可以是空心体、也可以是实心体,可以用金属、塑料或者其它符合安全要求、工艺要求的材料进行制造,须满足的要求是:当排气罩41向上时,阀芯42的重量+弹簧43的弹力,小于鼻孔呼出的气流压力和进气管分流进入排气管2的气流压力。人在呼气时,气体从鼻孔呼出,气流从排气管2进入排气罩41,推动阀芯42脱离密封口,废气从排气孔44排出,人在吸气时,由于缺少鼻孔呼出气流的推力,阀芯42在重力或弹簧43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下降到密封口,完全堵住排气管2,阻止未经过滤的空气进入呼吸罩体内部。当排气罩41向下时,弹簧43的弹力小于鼻孔呼出的气流推力+阀芯42的重量+进气管分流进入排气管2的气流压力,弹簧43的弹力大于阀芯42的重量+进气管分流进入排气管2的气流压力。当排气罩41水平设置时,弹簧43的弹力小于鼻孔呼出的气流压力+阀芯42的阻力+进气管分流进入排气管2的气流压力,弹簧43的弹力大于阀芯42的阻力+进气管分流进入排气管2的气流压力。所述供气装置5,包括设于进气管3进气端的微型风机51,所述微型风机51电连接调速器52,所述调速器52上设有调速开关53,所述微型风机51直流电源54供电。所述液体过滤装置,包括容器71、穿设于容器71的容器进气管72、穿设于容器71的容器出气管73、设于容器出气管73内端口的的拒水膜74、用于固定拒水膜74的可拆卸压环75、设于出气管73内端的进气罩77、设于进气罩75外侧的万向头76、设于万向头一侧的悬浮体761、设于悬浮体761下端不靠近万向头76一侧的加重块762,所述进气罩75上设有进气孔751,所述容器71上方设有可打开和紧闭的盖子711,方便更换容器71内的液体,清洗或更换容器71内部零件。所述容器71内的液体为符合卫生条件的水,水中可加入符合卫生条件的杀菌物质,也可加入使用者喜爱的香味物质;所述容器71进气管72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容器71进气管72的出口位于容器71的中心,所述单向阀,包括设于容器71进气管72的锥形内腔721、设于锥形内腔721内的活塞体722,所述活塞体722与进气管72之间设有压簧723,所述活塞体为球体,也可为锥体。液体:能到达卫生条件的纯净水,纯净水内可加入无挥发性、无不良气味、对人体无害的消毒杀菌物质。也可加入能让佩戴者喜欢的香料物质,提神醒脑类物质。在容器倾斜、翻转情况下,由于悬浮体和万向头以及拒水膜的作用,可保证出气管端口始终不会进水的描述。避免了类似设计在运动过程中、弯腰时、以及口罩平放在桌面上等情况,出气管端口容易被液体浸泡而进水的设计缺陷;所述容器可以为任何形状,优选正方体或球体,当容器为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规则的形状时,容器高度H大于液面的高度H1和悬浮体的高度H2,液面的高度H1大于容器高度H的55%,小于容器高度H的85%,悬浮体的高度H2大于容器高度H的20%,小于容器高度H的30%。当容器为不规则的形状时,仍可通过计算,保证液体容量大于容器容积的55%,小于容器容积的85%,悬浮体的高度小于容器高度-液体高度的差。这样,确保在容器倾斜、翻转情况下,悬浮体和出气管端口始终高于水面,由于漂浮体和万向头以及拒水膜的作用,可保证出气管端口始终不会进水。避免了类似设计在运动过程中、弯腰时、以及口罩平放在桌面上等情况,出气管端口容易被液体浸泡而进水的设计缺陷。所述负离子装置6,包负离子发生器61、与离子发生器61相连的负离子传输线62、设于负离子传输线62末端的负离子释放头63,所述负离子释放头63位于微型风机51的出气端,所述离子发生器61由直流电源54供电,所述微型风机51、离子发生器61、调速器54安装于控制箱8内。 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1是一种生成空气负离子的装置,该装置将输入的直流或交流电处理后,通过脉冲式电路.过压限流:高低压隔离等线路升为交流高压,然后通过特殊等级电子材料整流滤波后得到纯净的直流负高压,将直流负高压连接到金属或碳元素制怍的释放尖端,利用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e-);而电子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负离子具有很多有益的作用: (1)、制造活性氧:负氧离子能有效激活空气中的氧分子,使其更加活跃而更易被人体所吸收,有效预防疾病。 (2)、改善肺功能:人体吸入携氧负离子后,肺可增加吸收氧20%,而多排出15%的二氧化碳。 (3)、促进新陈代谢:激活肌体多种酶,促进新陈代谢。 (4)、杀菌功能:负离子发生器在产生大量负离子的同时会产生微量臭氧,二者合一更易吸附各种病毒、细菌,使其产生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移,导致其死亡。除尘灭菌,减轻二手烟危害更有效。环保健康看得见。 (5)、清新空气、消烟除尘:带负电荷的负离子与漂浮在空气中带正电荷的烟雾粉尘进行电极中和,使其自然沉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江,未经刘明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86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腰带收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拟人工针灸手法的电针灸治疗仪及其捻转针灸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