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减震器的橡胶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8842.3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7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先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市宁康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1/36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4234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减震器 橡胶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减震器的橡胶衬套。
背景技术:
减振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振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振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振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因此常常在减震器外部套上一种衬套,用来增加减震效果,缓冲外部冲击力。传统的衬套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减震和缓冲作用,但是由于减震器和吸震弹簧之间的长时间摩擦,衬套很快就会磨损,影响减震效果,而且由于设计结构不够合理,所起到的减震和缓冲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减震缓冲效果好,而且使用寿命长的汽车减震器橡胶衬套。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汽车减震器的橡胶衬套,为橡胶一体式结构,包括衬套和套筒,所述衬套内部设置通孔,所述套筒穿过通孔,固定安装在衬套内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内部为螺旋结构,增大减震和缓冲效果。
所述衬套还包括减震区和缓冲区。
所述缓冲区设置在衬套中部的外侧,为螺旋结构,受到强力挤压冲击之后可折叠在一起,从而起到缓冲效果。
所述减震区设置在衬套两端。
所述衬套一端的减振区还包括内侧抗压圈和外侧减震圈,所述内侧抗压圈和外侧减震圈之间通过凹槽连接。
所述内侧抗压圈与套筒顶端紧密贴合连接。
所述衬套为橡胶一体式结构,耐磨损,使用寿命长,具有防尘防水防静电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减震器的橡胶衬套,该衬垫为橡胶一体式结构,设置有减震区和缓冲区,能够有效的减震缓冲外部强力挤压冲击的效果,结构合理,耐磨损,使用寿命长,具有防尘防水防静电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侧视图。
图示中:1-衬套、11-通孔、12-减震区、121-内侧抗压圈、122-外侧减震圈、123-凹槽、13-缓冲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汽车减震器的橡胶衬套,为橡胶一体式结构,包括衬套1和套筒2,所述衬套1内部设置通孔11,所述套筒2穿过通孔11,固定安装在衬套1内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2内部为螺旋结构。
所述衬套1还包括减震区12和缓冲区13。
所述缓冲区13设置在衬套2中部的外侧,为螺旋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减震区12设置在衬套1两端。
所述衬套1一端的减振区12还包括内侧抗压圈121和外侧减震圈122,所述内侧抗压圈121和外侧减震圈122之间通过凹槽123连接。
所述内侧抗压圈121与套筒2顶端紧密贴合连接。
当受到外强力挤压冲击时,减震区的内侧抗压圈与套筒一起顶住挤压冲击力,同时,减震区的外部减震圈通过凹槽产生一定的缓冲减压效果,配合缓冲区的螺旋结构折叠,将挤压冲击降至最小,从而达到减震效果,有效保护增加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同时避免衬套磨损,延长衬套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市宁康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市宁康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88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