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头戴式耳机的充电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9000.X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8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4113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头戴式 耳机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使头戴式耳机的滑动臂抽拉到任何长度均能稳定放置并充电的适用于头戴式耳机的充电座。
背景技术
通常的充电座在给耳机充电时,需要首先将头戴式耳机的滑动臂抽拉到固定长度,然后将耳机的两个耳罩一侧放置到充电座中充电,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很难将滑动臂拉伸到正好满足要求的长度,放置在充电座上的头戴式耳机会与充电座的充电接口接触不良,导致了充电故障时常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102684242A,授权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公开了一种充电座,其用来为电子装置充电,所述充电座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本体上具有开口,所述电子装置插入所述开口与所述导电端子电连通,所述充电座进一步包括防尘盖和与所述防尘盖相连接的清洁装置,所述防尘盖枢接在所述本体上用来密封所述开口,所述防尘盖在所述电子装置的压力作用下相对所述本体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清洁装置清洁所述导电端子。该发明的不足之处是,功能单一,不能用于给头戴式耳机充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放置在充电座上的头戴式耳机会与充电座的充电接口接触不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头戴式耳机的滑动臂抽拉到任何长度均能稳定放置并充电的适用于头戴式耳机的充电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头戴式耳机的充电座,包括座体,设于座体上表面上的用于放置耳机的两个耳罩的凹槽和设于座体下部的电源输入接口;凹槽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竖向延伸的凸块,设于座体内的2个充电弹针穿入凸块并露出凸块上端之外,2个充电弹针与电源输入接口电连接;所述座体的上表面为适于耳机倾斜放置的倾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座体的上表面为适于耳机倾斜放置的倾斜面,2个充电弹针用于与耳机的正、负极连接套相连接;耳机的一个耳罩上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凹槽,凹槽内设有两个凹孔,耳机的正、负极连接套分别位于两个凹孔内;
充电时,将耳机的两个耳罩一侧放置于凹槽内,耳机的滑动臂放置于座体的上表面上,并将凸块插入耳罩的凹孔中,使耳机的正、负极连接套分别与2个充电弹针相连接,将变压器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入接口电连接,在凹槽和座体上表面的限位作用下,无论滑动臂拉伸至任何长度,耳机均可以稳定的放置在充电座上,克服了耳机滑动臂的静态形状对充电的影响,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无论滑动臂拉伸至任何长度,耳机均可以稳定的放置在充电座,克服了耳机滑动臂的静态形状对充电的影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作为优选,所述座体下部的横截面呈圆形,座体上部呈直角三角形状;座体的上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35度。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下方的座体内设有用于与耳机内的磁铁件相配合的矩形磁铁块。
耳机内的磁铁件和矩形磁铁块的设置,使耳机和充电座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凸块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凸块呈锥台状。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向凹槽内弧形拱起的立柱,立柱的横截面呈半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座体外表面下部设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与电源输入接口电连接。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无论滑动臂拉伸至任何长度,耳机均可以稳定的放置在充电座,克服了耳机滑动臂的静态形状对充电的影响;
(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头戴式耳机连接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座体1、耳机2、凹槽3、电源输入接口4、凸块5、充电弹针6、立柱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适用于头戴式耳机的充电座,包括座体1,设于座体上表面上的用于放置耳机2的两个耳罩的凹槽3和设于座体下部的电源输入接口4;凹槽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竖向延伸的凸块5,设于座体内的2个充电弹针6穿入凸块并露出凸块上端之外,2个充电弹针与电源输入接口电连接。
座体下部的横截面呈圆形,座体上部呈直角三角形状;座体的上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9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基站通讯信号发射塔
- 下一篇:立体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