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环境中浸渍树脂材料击穿强度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9035.3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5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芳;张宏杰;李松;黄晓华;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环境 浸渍 树脂 材料 击穿 强度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击穿强度检测装置,更具体涉及一种测量低温环境中浸渍树脂材料击穿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超导材料的发展,超导电力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大,超导电工设备正逐步接近产业化水平。在超导磁体中,浸渍树脂用来实现超导磁体及绕组的层间绝缘、匝间绝缘及整个磁体的对地绝缘,起着连接、紧固、密封、填充、导热和绝缘等作用。在超导电缆中,浸渍树脂用来实现超导电缆终端应力锥的低温高压绝缘。由于超导电力装置工作在液氮或液氦温区,绝大多数常规绝缘材料在该温度下特性退化,无法使用。研究低温环境中的浸渍树脂绝缘材料,对超导电力装置的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低温下常用的浸渍树脂主要有环氧树脂、有机硅和聚氨酯等。有机硅在低温下的机械强度差,粘结强度小,不宜作为超导磁体的绝缘。聚氨酯在低温下的机械性能也不好,而且这方面的研究很少。环氧树脂在低温下的综合性能好,力学性能最为出色,这和环氧树脂本身性能有关。环氧树脂冷热收缩小、固化收缩小、机械强度高、粘结性好。它的主要缺点就是脆性大,低温下使用需要加入增韧剂或其它填料。另外环氧树脂配方的选择余地大,可以加入各种添加剂以满足不同的低温应用要求,是低温用浇注胶和浸渍胶的主流。
由于浸渍树脂的击穿电压很高,因此在制作模具的同时要考虑到检测装置的击穿强度。常规的尺寸1-2mm需要做到30cm直径才能防止有效爬电。在低温环境中,树脂材料会发生脆裂、收缩,单个制作薄片试品很难保证试品的完 好及统一性。这样就造成了检测的数据与真实数据的偏离。
鉴于上述原因,所以需要提供一种捡测低温环境中浸渍树脂材料击穿强度的装置以克服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环境中浸渍树脂材料击穿强度的检测装置,该装置测量的击穿强度结果准确,大大提高了试验数据的真实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温环境中浸渍树脂材料击穿强度的检测装置,所述装置为浸泡在液氮中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设置的环氧槽和环氧板;所述环氧槽内设有公共接地端;所述公共接地端与环氧板间设有浸渍树脂层;所述环氧板设有与所述接地端垂直的电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温环境中浸渍树脂材料击穿强度的检测装置,所述公共接地端水平设置在所述环氧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温环境中浸渍树脂材料击穿强度的检测装置,所述环氧板设置在所述环氧槽的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优选的一种低温环境中浸渍树脂材料击穿强度的检测装置,所述电极根据需要决定其个数并等间距垂直镶嵌在所述环氧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优选的一种低温环境中浸渍树脂材料击穿强度的检测装置,所述环氧槽底部设有固定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低温环境中浸渍树脂材料击穿强度的检测装置,所述电极为紫铜、青铜或铝材料的圆形电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低温环境中浸渍树脂材料击穿强度的检测装置,在所述电极和公共接地端间设置试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低温环境中浸渍树脂材料击穿强度的检测装置,所述电极间与公共接地端之间的距离统一为一固定的高度。
和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异效果:
1、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依次固化多组试品,并且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试品厚度的均匀性;
2、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有效防止爬电,所得绝缘材料击穿强度结果准确,大大提高了试验数据的真实性;
3、本实用新型装置操作简单,电极的大小与试样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工制作,易于加工;
4、本实用新型装置有多对电极,试验过程中,可以依次测试多组数据,免去了每次做一组频繁更换试品的麻烦,易于实现,方便省时;
5、本实用新型装置集固化模具与测试装置于一体,造价不高,可广泛应用于科研院校,工业检测部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环氧槽,2环氧板,3-公共接地端,4-浸渍树脂层,5-试品,6-电极,7-固定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9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地毯安装结构
- 下一篇:轻量化一体式汽车座椅增高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