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科治疗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1035.7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8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邱正堂;冷红兰;宋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正堂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B08B1/00;A61L2/2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7682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科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治疗车,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医疗用品整齐摆放且方便清洗和消毒的外科治疗车。
背景技术
治疗车是医院外科医护人员工作时的必备设备,用于放置止血带、输液管袋、棉签、胶布、注射器、医嘱单、巡视单等物品;现有技术中治疗车多为车架加车轮的四轮推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只具备简单操作台面和废物桶,另一种为柜式的结构。
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下述缺陷:只具备操作台面的治疗车由于空间不足,使医疗物品不能规范放置,也不易取用;柜式的治疗车不易清洗且不具备消毒功能,易产生污物残留,会污染到存放的医疗用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医疗用品整齐摆放且方便清洗和消毒的外科治疗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科治疗车,包括车体和操作台,所述的车体为方形结构,车体的上表面为操作台,所述的车体三侧有挡板,车体的下方四角有支脚,支脚固定连接有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推杆、刮刷、方形框、加液盘和电加热盘;所述的操作台在贴近挡板的三侧边缘处有多个缺孔;所述的车体底盘上活动连接电加热盘,电加热盘上带有开关,所述的电加热盘的上方有加液盘;在加液盘的上方设有多层抽屉,抽屉对应位置的车体内壁上有前后向的滑槽,抽屉底面设有多个小孔;所述的方形框在车体内,所述的方形框后边框固定连接刮刷,左右边框分别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弹簧连接有刮刷;所述的方形框呈对角线方向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杆,固定杆的交叉处固定连接电动推杆的下端。
优化方案中,位于加液盘上方、且最下一层滑槽下方的挡板内侧壁有横向凸棱。
优化方案中,所述电动推杆的下端通过四个锚爪分别固定连接两根固定杆。
优化方案中,所述的抽屉数量为3个。
优化方案中,所述的电动推杆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和套管式推杆;电动推杆的开关在车体外,位于操作台中心处,与伺服电机控制电路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解决了治疗车存放空间不足的问题,可使医疗用品整齐有序的摆放;
2、方便清洗、可以进行消毒,保证了治疗车内清洁、卫生,避免医疗物品被污染;
3、节约消毒液,同样容量的消毒液先进行刷洗后进行熏蒸消毒;
4、加液不会遗撒到地面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方形框与刮刷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操作台2、电动推杆5、刮刷12、方形框7、加液盘9和电加热盘10。
所述的车体为方形结构,车体的上表面为操作台2,所述的车体三侧有挡板1,挡板1高于操作台2,为叙述方便,以无挡板1的一侧为前方;所述的车体底盘上活动连接电加热盘10,电加热盘10上带有开关,所述的电加热盘10的上方有加液盘9;车体的下方四角有支脚,支脚固定连接有车轮11,使治疗车方便移动。在加液盘9的上方设有多层抽屉8,本实施例为3层,抽屉8对应位置的车体内壁上有前后向的滑槽,可使抽屉8沿着滑槽滑动,抽屉8底面设有多个小孔,使用熏蒸消毒时,蒸汽可以通过小孔对治疗车内各个角落进行消毒。
优化方案中,位于加液盘9上方、且最下一层滑槽下方的挡板1内侧壁有横向凸棱,其目的在于,便于顺着挡板1内侧壁下流的消毒液汇聚于加液盘9中。
所述的操作台2在贴近挡板1的三侧边缘处有多个缺孔3,缺孔3的作用是:在清洗治疗车时,操作台2上的液体可以通过缺孔3流至车体内。
所述的方形框7在车体内,所述的方形框7后边框固定连接刮刷12,左右边框分别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弹簧13连接有刮刷12。刮刷12的位置贴近车体内壁,其作用为刷洗车体挡板1内壁。所述的左右边框通过弹簧13连接刮刷12的目的为:可以通过弹簧13的变形,使刮刷12可以跨过内壁上的滑槽。由于图1为透视图,车体内的结构为虚线表示,所以刮刷12以及弹簧13在图1中未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正堂;,未经邱正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10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