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立井井筒套壁模板运输装置和吊盘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1859.4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2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祥;李强;冯旭东;王厚良;徐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0 | 分类号: | B66C11/00;B66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23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立井 井筒 模板 运输 装置 吊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立井井筒支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煤矿立井井筒套壁模板运输装置和吊盘组。
背景技术
在我国开采煤矿所需隧道的建立过程中,一般煤矿立井井筒的表土段施工完成后需要对煤矿立井井筒进行二次套壁作业。
在对立井井筒进行二次套壁的施工过程中,用于施工人员的操作平台一般采用4层吊盘组,吊盘组中的各个吊盘的盘面与水平面平行,且排成一列,从上往下,第1层吊盘用来清除煤矿立井井筒外壁上的冰霜;第2层吊盘用来绑扎钢筋;第3层吊盘用来组装模板、浇灌混凝土;第4层吊盘用来拆除模板、洒水养护立井井壁,在施工的过程中,吊盘组的位置可以随着施工进度上下移动。
在此种施工工艺中,拆模和立模的具体过程为:施工人员将第3层吊盘和第4层吊盘之间对应的井壁段中已经养护好的井壁上的模板拆除,并将模板清理干净,然后将清理干净的模板装入吊篮内,通过主提升绞车将吊篮提升至第3层吊盘上,并将吊盘组整体向上移动,使得需要进行立模的井壁段位于第3层吊盘和第2层吊盘之间,此时,在第3层吊盘上由施工人员将模板从吊篮中取出,并将模板搬运至对应的需要立模的位置,然后对模板进行组装,继续对第3层吊盘和第2层吊盘之间对应的井壁段的井壁进行立模操作,从而可以使得多套模板循环使用,保证套壁工作自下而上连续不间断进行。
但由于模板是通过施工人员拆除、清理,并将清理后的模板放入吊篮内,然后再从吊篮中取出模板,搬运至需要立模的位置,会导致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过大,拆卸和搬运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立井井筒套壁模板运输装置和吊盘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模板拆卸过程中施工人员劳动强度过大,拆卸和搬运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煤矿立井井筒套壁模板运输装置,包括:煤矿立井井筒套壁吊盘、环形轨道和电动葫芦,
所述环形轨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煤矿立井井筒套壁吊盘的外径,且小于煤矿立井井筒的内径,所述环形轨道的直径方向与所述煤矿立井井筒套壁吊盘的盘面平行,所述环形轨道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煤矿立井井筒套壁吊盘的正下方;
所述电动葫芦悬挂于所述环形轨道上,并且所述电动葫芦可沿着所述环形轨道运动,所述电动葫芦的绳索的一端连接需要运输的煤矿立井井筒套壁模板。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环形轨道的截面为工字形,所述环形轨道包括上翼缘部分、肋部和下翼缘部分,所述环形轨道的肋部与所述吊盘的盘面垂直,所述上翼缘部分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煤矿立井井筒套壁吊盘侧面的下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跑车,所述跑车悬挂于所述下翼缘部分,并可沿着所述环形轨道运动,所述电动葫芦固定于所述跑车的下侧。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环形轨道上悬挂多个所述电动葫芦。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煤矿立井井筒套壁吊盘组,包括:吊盘组,以及如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三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煤矿立井井筒套壁模板运输装置,
所述吊盘组中的各个吊盘的盘面均与水平面平行,且排成一列;
所述煤矿立井井筒套壁模板运输装置中的环形轨道固定于所述吊盘组中的非底层吊盘的正下方。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吊盘组为4层,所述煤矿立井井筒套壁模板运输装置中的环形轨道固定于从上往下的第2层吊盘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矿立井井筒套壁模板运输装置和吊盘组,包括:煤矿立井井筒套壁吊盘、环形轨道和电动葫芦,环形轨道的内径大于煤矿立井井筒套壁吊盘的外径,且小于煤矿立井井筒的内径,环形轨道的直径方向与煤矿立井井筒套壁吊盘的盘面平行,环形轨道通过连接件固定于煤矿立井井筒套壁吊盘的正下方;电动葫芦悬挂于环形轨道上,并且电动葫芦可沿着环形轨道运动,电动葫芦的绳索的一端连接需要运输的煤矿立井井筒套壁模板,其中由于悬挂于环形轨道上的电动葫芦可以提升模板,并可沿着环形轨道运动,将模板运输至需要立模的煤矿立井侧壁位置,从而有效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拆卸模板和搬运模板的效率,进一步的由于将需要运输的煤矿立井井筒套壁模板连接至电动葫芦中的绳索的一端,从而有效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18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欧式电动单梁起重机护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柱塞泵用缸体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