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智能粮食储运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1871.5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9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康建荣;邵亚;邵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师大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25/14 | 分类号: | A01F25/14;A01F25/16;A01F25/22;B65G65/32;B65G6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李翔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智能 粮食 储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粮仓,具体为一种新型智能粮食储运仓,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又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的生产及储存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中国近五十年来大量出土的文物和历史考证,中国原始农业启蒙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发展于新时期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左右)。而粮食的储藏是农业栽培的继续,储藏技术是伴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进入新时期时代以后,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粮食出现了剩余,才逐渐由粮食加工发展到储藏。而粮仓是粮食储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粮食的储存和运输需要多种机械的配合使用,粮食运输进粮仓时,需要皮带输送机将粮食输送到粮仓内,使用完成后再将机器撤掉,这样既不方便即取即用,又在无形中增加了时间、人工等成本,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智能粮食储运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智能粮食储运仓,是由仓底、仓顶、仓门机构、出仓输送机构、太阳能电池板、通风口、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组成,所述的仓底为一种防潮板材,安置在地面上,仓门机构安置在仓底的左侧,出仓输送机构安置在仓底的右侧,仓顶为一种隔热板材,仓顶上安置有太阳能电池板,通风口安置在储运仓的右侧、出仓输送机构上方,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安置在仓顶的内侧,并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的仓门机构包括电机、与电机通过链条连接的活动平板、皮带输送机和与皮带输送机和活动平板的下端连接的导轨,皮带输送机的上端与活动平板的上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出仓输送机构包括出仓口、安置在仓底上的输送电机和与输送电机连接的螺旋输送机。
所述的活动平板和皮带输送机的下端安置有滑轮,滑轮与导轨活动连接。
所述的仓顶的左侧设置有密封槽。
所述的通风口上设置有自动开关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皮带输送机构和仓门合二为一的方式,使仓门可以起到两种作用,使得粮食储存和运输达到机械化的要求,另外,粮仓内安置有温度和湿度传感器,能够使得粮仓内的环境参数第一时间被掌握。适用于机械化、智能化农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智能粮食储运仓,是由仓底1、仓顶2、仓门机构、出仓输送机构、太阳能电池板3、通风口4、温度传感器5和湿度传感器6组成,所述的仓底1为一种防潮板材,安置在地面上,仓门机构安置在仓底1的左侧,出仓输送机构安置在仓底1的右侧,仓顶2为一种隔热板材,仓顶2上安置有太阳能电池板3,通风口4安置在储运仓的右侧、出仓输送机构上方,温度传感器5和湿度传感器6安置在仓顶2的内侧,并与太阳能电池板3连接,所述的仓门机构包括电机7、与电机7通过链条8连接的活动平板9、皮带输送机10和与皮带输送机10和活动平板9的下端连接的导轨11,皮带输送机10的上端与活动平板9的上端通过铰链12活动连接,出仓输送机构包括出仓口13、安置在仓底1上的输送电机14和与输送电机14连接的螺旋输送机15。所述的活动平板9和皮带输送机10的下端安置有滑轮,滑轮与导轨11活动连接。所述的仓顶2的左侧设置有密封槽16。所述的通风口4上设置有自动开关窗。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师大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师大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18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