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科护理用消毒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2297.5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7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梅;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雪梅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29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科 护理 消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儿科护理用消毒瓶。
背景技术
外科临床医护人员经常需要用到消毒器具为患者进行消毒,消毒是进行下一步治疗的关键前提,医护人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将消毒液倒在敞口的容器中,用镊子或者消毒棉签沾取消毒液为患者进行消毒,由于患者的痛苦及治疗环境的紧张,敞口的容器很容易发生消毒液的外溢或者倾倒现象,造成消毒的中断无形中增加患者等待治疗的痛苦。有的用消毒棉签蘸取消毒瓶内的消毒液,但是由于消毒棉签较短,瓶内消毒液量不大时,很难蘸到足量的消毒液,为医护人员带来新的困扰。有的消毒瓶内一次性储存有大量的消毒液,消毒液在短时间内不会被使用完,在此过程中,大部分消毒液经常有外界接触或者与浸泡棉签的部分消毒液,容易产生感染,降低其消毒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儿科护理用消毒瓶,实现消毒液的多次供给、及时供给、小容量供给、防止与外界感染或相互感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儿科护理用消毒瓶,包括瓶体、与瓶体密封配合的瓶盖、置于瓶体内的消毒棉签,所述瓶体为“U”型管结构,瓶体包括有上端开口的第一支管和上端开口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下端与第二支管下端相连通,所述瓶体内注入有消毒液,所述第一支管内上部设置有用于向第二支管内增加消毒液的推压装置;所述第二支管内侧壁向内延伸有环状隔板,所述环状隔板将第二支管分成上部腔和下部腔,第二支管上端密封配合于瓶盖,所述瓶盖上设置有一棉签孔,消毒棉签穿过棉签孔置于第二支管的上部腔内,所述瓶盖上还设置有一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与环状隔板的中空部相对应的密封塞、带有外螺纹的杆件,所述杆件螺纹连接瓶盖且贯穿瓶盖伸至第二支管的上部腔内,所述杆件下端连接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密封配合于环状隔板的中空部。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推压装置包括压板及置于压板上的推杆。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第二支管的上部腔深度小于消毒棉签长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其中,第二支管与第一支管相互连通,形成U型管,通过推压装置操作便于将第一支管内或第二支管的下部腔内的消毒液穿过环状隔板的中空部进入第二支管的上部腔内,进而方便消毒棉签蘸取使用,实现消毒液的小容量供给,防止较多消毒液与外界感染或相互感染,保障其使用效果;其中,通过操作杆件实现密封塞与环状隔板的中空部的密封配合,当需要向第二支管的上部腔内注入消毒液时,将杆件向上旋动进而带动密封塞上移,进而打开环状隔板的中空部,利用推压装置实现消毒液上移进入第二支管的上部腔内,注入完成后,再将杆件向下旋动带动密封塞下移密封配合于环状隔板的中空部,阻止消毒液流动,通过此操作过程,便于实现消毒液的及时供给、多次供给,防止较多消毒液与外界感染或相互感染,保障其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瓶体,11-第一支管,12-第二支管,121-上部腔,122-下部腔,13-环状隔板,131-中空部,2-瓶盖,21-棉签孔,3-推压装置,31-压板,32-推杆,4-消毒棉签,5-密封装置,51-密封塞,52-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雪梅,未经张雪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22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