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匣孔封堵的孔探仪堵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2378.5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5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姜永强;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匣孔 封堵 孔探仪堵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匣孔封堵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用于机匣孔封堵的孔探仪堵头结构。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孔探仪堵头通常为手工螺纹固定、手工锁保险丝,不利发动机现场维护和工人实际操作。孔探仪堵头穿过双层机匣要堵二重孔,工作时由于热变形,存在相对移动。如果二孔用一个堵头,冷态时可以装入,但温度升高时就可能相互干涉,甚至会造成堵头断裂,影响发动机安全。孔探仪堵头穿过双层机匣,既要考虑密封性、锁紧可靠,又要考虑周向、径向可活动,便于分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堵头的固定与锁紧和可相互移动的双重孔堵塞要求,特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匣孔封堵的孔探仪堵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匣孔封堵的孔探仪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机匣孔封堵的孔探仪堵头结构,包括带螺纹和扳拧结构的“T”型头1,垫圈2,弹簧3,可动环4,第一外堵头5,钢丝绳6,内堵头7,孔探仪堵盖8,螺栓9,外涵机匣10,内涵机匣11,第二外堵头12;
装配关系为:钢丝绳6与第一外堵头5和内堵头7过盈连在一起,并收口固定,可动环4装在第一外堵头5上,弹簧3套入第一外堵头5上,装入垫圈2,“T”型头1将第一外堵头5上端翻边与“T”型头1固定在一起;
“T”型头1,垫圈2,弹簧3,可动环4,第二外堵头12组合成单层机匣孔探仪堵头组合件;
双层孔热变形相互移动产生的位移靠钢丝绳6的弹性变形弥补。
孔探仪堵头的锁紧和固定是靠“T”型头1、弹簧3,可动环4来实现。
孔探仪堵盖8与外涵机匣10上孔过盈配合,通过螺栓9固定在外涵机匣10上,涂密封胶,第一外堵头5或第二外堵头12封住堵盖8孔,保证堵盖8孔与第一外堵头5的同心度,便于装配和分解,内堵头7封堵内涵机匣11孔。
内堵头7为便于装配的球形堵头结构。
第一外堵头5与堵盖8孔间隙为0.5~1mm。将第一外堵头5和内堵头7同时装入外孔和内孔中,装配完毕,第一外堵头5和内堵头7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同时向外移动2mm使“T”型头1落入堵盖8锁紧槽中,实现自锁,工作时内堵头7不会被高压气体压出。钢丝绳6的弹性允许两孔有少量偏心,工作时允许两孔间有轴向及径向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机匣孔封堵的孔探仪堵头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能保证加工质量,加工成本低,同时解决了堵头的固定与锁紧和可相互移动的双重孔堵塞封严的难题,并且这种结构可以随时更换对机匣不会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双层机匣孔探仪堵头组合件装配示意图;
图2是单层机匣孔探仪堵头组合件装配示意图;
图3是双层机匣孔探仪堵头与机匣装配示意图;
图4双层机匣孔探仪堵头旋转90°锁紧后装配示意图;
图5是单层机匣孔探仪堵头与机匣装配示意图;
图6是单层机匣孔探仪堵头旋转90°锁紧后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匣孔封堵的孔探仪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机匣孔封堵的孔探仪堵头结构,包括带螺纹和扳拧结构的“T”型头1,垫圈2,弹簧3,可动环4,第一外堵头5,钢丝绳6,内堵头7,孔探仪堵盖8,螺栓9,外涵机匣10,内涵机匣11,第二外堵头12;
装配关系为:钢丝绳6与第一外堵头5和内堵头7过盈连在一起,并收口固定,可动环4装在第一外堵头5上,弹簧3套入第一外堵头5上,装入垫圈2,“T”型头1将第一外堵头5上端翻边与“T”型头1固定在一起;
“T”型头1,垫圈2,弹簧3,可动环4,第二外堵头12组合成单层机匣孔探仪堵头组合件;
双层孔热变形相互移动产生的位移靠钢丝绳6的弹性变形弥补。
孔探仪堵头的锁紧和固定是靠“T”型头1、弹簧3,可动环4来实现。
孔探仪堵盖8与外涵机匣10上孔过盈配合,通过螺栓9固定在外涵机匣10上,涂密封胶,第一外堵头5或第二外堵头12封住堵盖8孔,保证堵盖8孔与第一外堵头5的同心度,便于装配和分解,内堵头7封堵内涵机匣11孔。
内堵头7为便于装配的球形堵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23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柴油机综合信号模拟器
- 下一篇:一种织机摇轴轴承系统两侧不同步试验的装置